5月5日,美國中小學生走進中國駐紐約總領館體驗中國文化。新華社發 【在海外感受自信中國】 近日美國媒體彭博新聞社網站刊載克里斯托弗·鮑爾丁的文章《為什么中國如此自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社會對蓬勃發展的中國的印象。文章稱,普通中國人高度樂觀,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今年7月達至114.6點,升至自1996年以來從未出現的高水平。該數字是對中國經濟前景顯著向好的一種合理反應。其實,不只是在中國國內,在國外中國人依然自信滿滿。這種自信不僅來源于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而且還得益于中國近年來對于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的貢獻越來越大。 自信,無處不在 美國各種智庫不計其數,思想火花層出不窮。筆者來美工作半年有余,參加了眾多智庫研討會,強烈感受到“中國”這個詞出現的頻率之高。從亞太經貿合作到東亞地區和平與穩定,從北極經濟開發到西半球局勢演變,很多主題的研討會都或多或少與中國扯上關系。即便研討會的主題并非討論中國,智庫專家在發言時也會時不時“捎上”中國。的確,隨著近年中國對全球事務的參與,中國的影響力幾乎無處不在。在華盛頓的各智庫中,研究中國的專家越來越多,與中國有關的項目備受關注。在智庫舉辦的研討會中,來自中國內地的專家也能侃侃而談中國的大政方針,自信地向國外介紹中國。此外,筆者注意到,在美國的公共和私營部門中,能講中文或者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在逐年上升。筆者的一位美國朋友不僅讓自己年僅2歲的女兒每周到中文學校學習中文,還給女兒起了中文名字,并不辭辛苦帶孩子到中國旅行。她說中國的影響力日益提升,學習中文對孩子日后的發展很有幫助。不少美國民眾有了在中國工作或生活的經歷后,對中國的發展往往有較為客觀的評價。 在多數美國人沒有去過中國的情況下,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不少來自中國游客。隨著中國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國游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旅游業的發展成為各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縱觀世界旅游市場走勢,不得不看中國。單就美國一地,2016年中國內地游客赴美旅游人數就達到約300萬人次。根據筆者的觀察,無論是在美國東部的華盛頓,還是在西海岸的洛杉磯,總能看到絡繹不絕的中國旅游團。尤其是在暑假期間,大批中國學生組團來美參加夏令營成為一道景觀。除了旅游人口基數大這一優勢,中國游客因境外消費力強而深受世界各國歡迎,成為商家爭搶的“香餑餑”。據中國商務部測算,去年中國游客平均在美消費約1.3萬美元,遠超其他國家游客在美的花費。除了中國游客自身為美國旅游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制造的商品也活躍在美國各地,出現在美國各大商場內。大量的中國商品滿足了美國民眾對消費的需求。美國著名的亞太問題專家馬偉寧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過去5年中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國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一股穩定力量。中國制造的商品對世界范圍內民眾生活水平的貢獻是無可爭辯的。中國制造出了大量讓成千上萬人支付得起的“奢侈商品”,而在以前人們對這樣的商品是無力支付的。馬偉寧還說,中國正在努力提升產品的價值鏈,這是一個令人欽佩的目標。中國已經在技術和自主創新領域投入巨資,而這都將直接惠及商業和學術研究領域,后者將有助于中國產生未來的思想者。他期待這樣的轉變能夠在未來給中國和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紅利,而這也將對世界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1.6%,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不難理解,中國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助推了美國產品的對華出口。從這一點來看,在惠及自身的同時,中國對美國的經濟發展也作出了巨大貢獻。根據中方統計,中美貿易額在2016年達到了5243億美元;中國是美國飛機和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國約25%的波音飛機都是銷往中國的。今年6月筆者曾前往素有“美國糧倉”之稱、位于美國中西部的艾奧瓦州采訪。在得梅因市郊區的金伯利農場,農場主瑞克·金伯利的大兒子格蘭特·金伯利態度誠懇地對記者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人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對美國農產品的需求也會增加。正因如此,他希望中美經貿關系能夠順暢發展。誠如斯言,中美農產品貿易近10年來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15%。2014年,美對華農產品出口達288億美元。中國巨大的市場和消費能力給格蘭特這樣的美國農業從業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引領,彌足珍貴 第71屆聯合國大會于9月11日通過關于“聯合國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決議,“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首次被納入聯合國決議,顯示出國際社會對中國方案的認可。事實上中國近五年來一直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全球治理出謀劃策。從2016年的G20杭州峰會,到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并發表重要演講提出中國的主張;從今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到9月舉辦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國外交從參與到引領,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分析人士指出,中國不斷推動全球化和多邊機制發展的勇氣和智慧在時下一股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潮流抬頭的趨勢下顯得彌足珍貴。 馬偉寧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巨大的潛力,在給予足夠的時間和持續支持下,該倡議一定能讓最終參與其中的每一個國家獲得長久的益處。馬偉寧說,除了聚焦基礎設施和貿易,實際上“一帶一路”倡議還可以在提高中亞等沿線國家的衛生、教育和生活標準等方面做得更多。同時他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非常宏偉的工程,這需要中國在其整個建設階段都要保持專注和照顧到方方面面,否則該倡議很容易變成一個項目和概念的總稱。不過馬偉寧先生對習近平主席領導下的中國能夠保持業已取得的積極勢頭持樂觀態度。 今年9月在廈門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吸引了美國學者和媒體的注意。美國媒體注意到中國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提出“金磚+”等概念的過程中,凸顯團結和擴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溝通與交流、推動國際秩序和多邊合作機制不斷創新和發展的愿望。美國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中國在主辦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時邀請其他一些很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對話,這與中國去年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時邀請其他國家領導人與會以及擴大上海合作組織一樣,都是中國進行的嘗試,而嘗試的目的是改革現有國際秩序中存在的一些不夠公平、不夠完善的地方。劉亞偉認為,中國不僅僅只是主辦這些國際大型會議,而是拿出真金白銀來推動多邊主義的發展,包括出資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海外媒體認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建立表明金磚國家向前合作邁出了一大步。《華爾街日報》引用美國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高級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普拉薩德的觀點認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建立改變了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十年磨一劍”。分析人士認為,金磚機制從一個經濟概念發展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的典范,中國在其中的貢獻不可忽視。 擔當,世界受益 不少研究中國問題的外國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依托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在對第三世界國家經濟投資的同時,也不斷注重通過帶動當地就業和技術轉讓等方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找到一條發展道路,用實際行動承擔大國責任。美國海軍分析中心高級副總裁、資深國際法專家馬克·羅森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個人認為過去10年到15年中國積極參與在非洲、南亞和南美洲的事務,近年還加大了對北極地區的關注。總體講,中國在上述地區的投資活動值得欽佩,因為中國有意愿以一個長期的視角看待在這些存在風險地區的投資,特別是在南蘇丹這樣的危險市場。通過多年的海外拓展經驗,中國公司逐漸吸取教訓和積累經驗。近來中國在吉布提和南亞等地的實踐活動顯示出,中國的企業正在讓當地的勞工獲得更多的利益,總之可以說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標準有積極的提高。馬克·羅森先生本人曾采訪過牙買加的民眾,后者對中國在牙買加投資該國道路網絡表示贊揚,認為這使牙買加的道路狀況大為改進。當中國在環境保護和雇用當地勞工方面繼續保持現有良好做法的情況下,中國的海外投資方式將變得越來越被世界接受。 在談到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的貢獻時,馬克·羅森先生認為,中國專注于“出口”其在公共基礎設施發展方面的專長,增加對聯合國常規預算和維和行動的貢獻。中國目前已經是聯合國維和經費的第二大分攤國。當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實力增長,中國自然會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因此馬克·羅森先生個人對中國在參與維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和向世界展示其致力于維護世界穩定方面的做法大為贊賞,稱如果中國繼續通過“軟實力”比如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和以對外投資和進行技術轉讓的方式參與第三世界的事務,中國將繼續贏得發展中國家的贊譽。(記者 湯先營) |
相關閱讀:
- [ 09-13]中國發展迅猛 有太多東西可供其他國家學習
- [ 04-13]美企業界人士看好中國發展商機
- [ 04-05]日副外相:中國發展對日系機遇非威脅 中國人赴日或免簽
- [ 04-27]學者:美國快速衰退 限制中國發展是自欺欺人
- [ 12-21]新華國際時評:中國發展不忘近鄰友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