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涌向歐洲的難民潮,險些威脅到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三次連任的希望。由于決定向難民敞開大門,占據道義高點的默克爾一度陷入“政治危機”:支持率一路下降,其領導的基民盟接連在多場地方議會選舉中受挫。 然而,9月24日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前夕,默克爾早已一掃頹勢,“坐等當選”。回頭看她,身上還是那件款式多年不變的套裝,演講手勢還是經典的“默克爾菱形”。小到衣服動作,大到執政風格,默克爾自2005年出任總理以來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穩”。 正是憑著“穩”,默克爾化解了難民危機的影響。也正是憑著“穩”,默克爾或將再次贏得選民支持。 【難民危機持續發酵】 2015年底,英國《金融時報》把默克爾評為年度人物,贊嘆“默克爾對難民危機的回應深刻撼動了歐洲,即使她失敗了,也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當年9月,默克爾決定向難民敞開國門,這一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舉動一度贏得國內外贊譽。然而,在德國國內,一百多萬難民短時間內涌入,給社會治安、文化融合、難民安置等方面帶來嚴峻挑戰。德國多州承壓,紛紛要求默克爾限制難民入境,部分與默克爾唱反調的聲音甚至來自她所領導的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內部。 2016年跨年夜,德國西部城市科隆發生大規模搶劫和性侵案件。警方接到逾千起報案,其中約一半與性騷擾有關。由于不少嫌疑人為難民,這一事件引發德國社會對難民和安全問題的大討論。此外,自2016年以來,向來平靜的德國接連發生多起暴力事件,一些襲擊者為難民或有移民背景。 這一系列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德國輿論對難民涌入的不滿,進而質疑默克爾接納難民的決定。這種情緒變化立即體現在政治選舉中,2016年基民盟接連在多場地方議會選舉中受挫,在傳統強勢陣地巴登-符騰堡州議會選舉中僅獲27%選票,創下歷史新低。 德國國內甚至出現要求默克爾下臺的聲音,這對于有意尋求第三次連任的默克爾無疑是重大挫折。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去年8月發布民調顯示,50%的受訪者反對默克爾連任,支持者僅占42%。去年11月默克爾宣布競選連任時,幾乎所有分析人士都認為這將是她執政以來最艱難的選戰。 【三招走出“政治危機”】 執政12年,默克爾多次站在風口浪尖,久經歷練,包括應對歐洲債務危機和烏克蘭危機。這次面對難民問題帶來的政治危機,默克爾依然“穩”字當頭,發揮政治智慧,最終平穩化解危機,為第三次連任贏得機會。 一是保持定力,不自亂陣腳。難民危機雖給默克爾帶來不小的麻煩,但德國民意還留有回轉余地。默克爾2015年作出接納難民的決定有民意基礎。看到媒體報道的老弱婦孺苦苦等待入境的畫面,許多德國人自發地接納了這些難民。因此,雖然面臨國內政治壓力,但默克爾堅稱她當時接納難民的決定是“正確”的,只是表示“如果可以,希望時間能夠倒轉,這樣我和整個政府以及各責任方都能夠更好地做準備”。 二是亡羊補牢,收緊難民政策。政治上保持定力的同時,默克爾調整了處置難民的具體措施,力求彌合社會分歧,減緩難民問題引發的選舉壓力。德國不再無限制向難民敞開大門。2016年3月歐盟與土耳其就難民問題達成協議后,進入德國的難民大幅減少。與此同時,難民安置和避難申請的審批也逐漸步入正軌,危機之初的亂象不復存在。不少選民也意識到,面對難民涌入帶來的嚴峻挑戰,不是要宣泄情緒,而需要冷靜應對。 隨著難民潮逐漸消退以及默克爾政府及時收緊難民政策、加強社會治安,在這次德國大選中,難民問題并沒有成為足以影響結果的熱門議題。 三是順勢而為,把握選民心理。對于默克爾來說,難民危機是把“雙刃劍”。從某種角度來說,難民涌入給德國社會造成的不安情緒也為默克爾“加了分”。有德國媒體就分析稱,受不安情緒影響,大多數德國人更傾向于選擇默克爾。 這次競選活動中,眼尖的攝影師發現默克爾再次擺出“默克爾菱形”手勢——雙手大拇指對大拇指、食指對食指,在腹部前方形成一個菱形。基民盟還把默克爾這個手勢做成大幅宣傳畫,并配上口號:“把國家的未來交到可靠的人手里”。 無論是默克爾還是基民盟,都在用這個手勢向選民傳遞一個明確信號:這個人一如既往,值得信賴。(楊定都 張偉)(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9-17]烏克蘭公布制裁名單 俄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 09-25]德國大選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領先
- [ 09-25]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獲得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最多選票
- [ 09-25]默克爾的“歌劇魅影”先生:別關注我,謝謝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