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9月2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科學家21日說,他們可能找到了毒蛙體內毒素為何毒不死自己的原因,這項發現對研制新型止痛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領導的研究小組當天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研究了一類能產生一種叫地棘蛙素的神經毒素的毒蛙。這種毒素與動物神經系統受體結合后,能導致血壓升高、痙攣甚至死亡,是毒蛙防止被其他動物捕食的一種防御利器。 研究發現,毒蛙自身神經系統受體發生了微小基因突變,組成受體的2500個氨基酸中有3個發生改變,所以地棘蛙素不再對毒蛙自身的受體發生作用。換言之,毒蛙演化出了對自身毒素的抗性。 研究作者之一、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博士后麗貝卡·塔溫在一份聲明中說:“具有毒性有利于生存,讓動物擁有戰勝捕食者的優勢。” 塔溫說:“為什么沒有更多動物有毒呢?我們的工作顯示,一大約束在于動物能否演化出對自身毒素的抗性。” 研究人員表示,地棘蛙素能用作強力不致癮止痛劑,所以了解這種毒素與受體之間的作用,將有望幫助設計新型止痛劑或抗尼古丁成癮藥物。 |
相關閱讀:
- [ 09-29]巴拿馬發現箭毒蛙近親 全身橘紅色如小惡魔(圖)
- [ 06-20]英實驗室培育珍稀藍色箭毒蛙 一只可毒死10人
- [ 02-25]研究稱氣候變暖讓亞馬遜毒蛙背叛婚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