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堅挺,哪些人受益? 一期學費省了近萬元人民幣,留學、海淘、出國游等“美元消費者”直接受益 長沙晚報記者 王斌 實習生 易佳琦 自8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單月升值幅度達2.08%,創下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單月升值幅度最大的紀錄。9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一度升破6.47,近日穩定在6.55。而年初的匯率一度為6.95,人民幣今年以來可謂堅挺。這對于留學、海淘、出國游以及喜歡在境外購物的人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人民幣堅挺,王同學留美費用可省萬元 美元匯率下跌適逢赴美學子的入學季和返校季。美國大學主要分為學期制和學季制,學費按學期/學季收取,均以秋季(Fall term)為一學年的起始,很多人會在9月份繳納學費、購置大件、交房租、安排其他開支。長沙妹子王奇是一名在美國俄勒岡大學上學的大四學生,她笑道,“從前年起美元一路飆升,不但父母的壓力變大了,連我也跟著心急。學費也越來越貴,都感覺自己要退學回家搬磚了。”俄勒岡大學一季學費約為12500美元,一學年三個學季下來,加上房租和生活費用至少會達到5萬美元。去年若按6.8的匯率來靜態匡算,王同學一年的學雜費生活費需人民幣34萬元。而按照近期6.5的匯率來靜態匡算,王同學一年則只需要32.5萬元,這中間的差距高達1.5萬元,實際差距也有約萬元。 名校的學費更貴。美國名校哈佛大學采取的是學期制。2017-2018年度的學費為44990美元,一個學期的學費為22495美元。2017年1月份匯率按1美元兌換6.9元計算,上學期學費折合人民幣155216元。而現在正逢秋季開學,按1美元兌換6.5元來算,本期學費為146218元,比上學期省9034元。這無疑降低了留美學生以及家長的經濟負擔。 出境游費用相應降低,境外購物“得路” 如今,出境游的形式已經不局限于團體游了。定制游和自由行逐漸流行,根據游玩路線的不同和享受服務的差別,出游價格不能一概而論。高校教師趙欣去年8月份去了趟美國旅游,今年8月她又為赴美游的親友安排行程。她說:“去年我們在洛杉磯住的嵐酒店,換算為人民幣需要1500元一晚,但8月底相同房型的價格為1378元。今年9月份去美國旅游,肯定比以往要節約費用。” 而走出國門的游客往往不會錯過境外購物的機會。某些商品境外購物本身就與國內差價大,美元匯率的跌落,能讓出境購物的群眾覺得更加“得路”。以9月10日的一臺128G的亮黑色iPhone7來說,在大陸官網售價(含增值稅及其他法定稅費)為6188元;而在美國蘋果官網,相同的機型749美金,按當天的匯率需要人民幣4850元左右,在2月份6.868的匯率下,折合人民幣則為5144元。一臺iPhone7在中美售價本來就有價差,而半年多來的匯率變化,又產生了近300元的“優惠”。 海淘購物更省錢了,炒匯也頗有斬獲 人民幣升值使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中國海淘者在國外購買相同商品的花費變少。在長沙從事金融業的李樂樂看上了一個奢侈品包包,美元標價3100元,一直舍不得買;近期看美元匯率大跌,馬上入手了。她說:“之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都快要破7了,實在太高了,有些包包在美售價折合為人民幣后,可能比國內專柜的價格都要高,那太劃不來了。”她還跟我們細算了一下入手這款包包的費用:“拿當時最高的匯率6.99將近7的匯率來算,我這個包包折合人民幣21770元。現在匯率按6.5算,我這包包就只要20150元,少了約1600元錢,劃算吧!”一個奢侈品包包動不動就省了上千元。而現今海淘對保健品、母嬰用品需求量大,人民幣升值對海淘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此外,由于今年匯率行情好,且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少,許多人也加入炒匯的行列,頗有斬獲。而手頭長期持有美元的人,可以以靜制動,不要盲目行動而導致損失。 |
相關閱讀:
- [ 09-18]樂見人民幣正在成為“避險貨幣”
- [ 09-15]京都市擬開征住宿稅 每人每晚最高合人民幣59元
- [ 09-15]人民幣匯率近期走升取決于經濟基本面
- [ 09-13]外匯局:市場開放是基本方向 人民幣匯率更具彈性
- [ 09-10]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 升破三個“關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