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看望唐榮斌老人一家。(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2年12月,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一個多月,習近平就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來到河北省阜平縣,與干部群眾一起話扶貧、找出路。 2013年7月,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觀看了光纖通訊、3D打印等一系列創新成果后,習近平感慨地提出:“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 2013年4月8日,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習近平表明了對“開放”的決心與態度:“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2015年1月20日,在碧波蕩漾的洱海邊,習近平與當地干部合影,“立此存照”督促保持綠水青山…… ——這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整體方案。 “創新發展是動力,協調發展是方法,綠色發展是方向,開放發展是戰略,共享發展是歸宿。新發展理念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一脈相承,是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具體細化,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和豐富的包容性。”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對新發展理念做了進一步闡述。 整體推進、整體發展、整體提高,在各要素之間尋找最大公約數,五大發展理念是引領中國社會破冰前行的“指揮棒”與“紅綠燈”。 發力 新理念引領中國發展新作為 “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的發展理念上來,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的發展理念能力和水平,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2016年1月,習近平在一次調研中就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作出了上述講話。 細心的媒體發現,這是自新發展理念寫入“十三五”規劃以來,五個關鍵要素第一次被加上“動詞”。這意味著新發展理念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踐,奮進中的中國有了一份引領全局的行動指南;意味著新發展理念滲入到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處毛發根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分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