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新聞分析:俄羅斯在敘引爆“炸彈之父”有何意圖 新華社記者 劉莉莉 趙嫣 據英國《每日鏡報》報道,俄羅斯軍隊近日在敘利亞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投下了號稱“炸彈之父”的非核炸彈。 炸彈落在了敘利亞代爾祖爾附近,摧毀了“伊斯蘭國”的一個指揮所、一個通信中心,打死了大約40名武裝分子。據悉,被打死的武裝分子中包括“伊斯蘭國”的“戰爭部長”哈利莫夫和主要指揮官謝馬利。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俄羅斯在敘利亞高調亮出“炸彈之父”,除了要對恐怖分子形成巨大威懾,從而掌握戰場主動權外,也有要與美國的“炸彈之母”一比高下的用意。 威力驚人 “炸彈之父”的正式名稱為空爆熱壓式增強型炸彈,是一種十分駭人的非核武器。它采用的是兩級引爆方式,通過第一次引爆在攻擊目標上空釋放一團易燃氣體,再讓其發生第二次爆炸來殺傷敵人。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方曉志介紹說,“炸彈之父”主體升空后,將拋灑出環氧乙烷和鋁粉混合物,使其與氧氣混合后進行引爆。“環氧乙烷遇熱后急劇膨脹,燃燒爆炸,產生大量的熱量和高壓沖擊,其中超過5000℃的極高溫度可以讓爆炸范圍內的物體變成廢墟。” 他說,“炸彈之父”會產生巨大“蘑菇云”和沖擊波,對坦克、洞穴、地堡和掩體等密閉空間具有顯著的摧毀作用,破壞力相當驚人。此外,“炸彈之父”的爆炸還會消耗大量氧氣,使得爆炸范圍內的生物因缺氧窒息而死。 勝過“炸彈之母” 今年4月,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美軍在阿富汗東部針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投放有“炸彈之母”之稱的GBU-43炸彈。“炸彈之母”重約9.5噸,內部裝藥8.2噸,爆炸當量11噸。與普通炸彈相比,“炸彈之母”的爆轟反應時間比普通炸藥多出幾十倍,所以沖擊波的破壞作用要比普通炸藥大得多。 長期以來,美俄一直在軍事技術優勢上相互抗衡,從“炸彈之母”和“炸彈之父”的誕生上便可以看出。2003年3月,“炸彈之母”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炸響,此后,俄羅斯也加快了對巨型炸彈的研制步伐,并立志要研制出比“炸彈之母”威力更大、爆炸力更強的炸彈。2007年9月,俄羅斯成功試爆了被稱為“炸彈之父”的新型炸彈。 從性能和威力上看,“炸彈之父”確實比“炸彈之母”高出一籌。“炸彈之父”的爆炸當量相當于44噸,是“炸彈之母”的4倍。“炸彈之父”的爆炸半徑300米,殺傷面積28.3萬平方米,而“炸彈之母”的爆炸半徑150米,殺傷面積7.07萬平方米,遜色不少。 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使用“炸彈之母”之后,俄羅斯在敘利亞亮出威力更大的“炸彈之父”,不排除在武器裝備性能上“叫板”美國的意圖。 反恐利器 無論是“炸彈之父”還是“炸彈之母”,都很適合打擊山區和叢林地區的隱藏目標,被美俄視為打擊隱藏在山區的恐怖分子的有效武器。 業內人士認為,核武器由于危害太過巨大,一直被限制使用,很難真正在戰爭中發揮作用,軍事行動更多的還是依賴常規武器,因此從未來發展來看,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將被應用到常規武器的研制中去。 方曉志說,由于巨型炸彈殺傷力接近戰術核武器,既能實現大規模殺傷敵人的目的,又不至于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國際法的制裁,因此得到美俄等國的重視,未來巨型炸彈將會向著精確投放、打擊深埋目標等方向發展。 |
相關閱讀:
- [ 09-14]俄羅斯多地持續被“詐彈”電話襲擾
- [ 09-14]俄羅斯停止向歐洲委員會繳納會費
- [ 09-12]土耳其總統:已與俄羅斯簽署購買S-400的協議
- [ 09-12]統俄黨在俄羅斯地方選舉中大勝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