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活中,接觸到的不僅是知識。身處陌生的國家,由歷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發的文化沖擊,是每一個海外學子都會遇到并且必須面對的。那么,海外的學子該如何應對文化沖擊呢? 初到海外,適應不同國家文化習慣 近年來,中國留學生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國,除了傳統的英美之外,越來越多的學子考慮赴澳洲、北歐等國家和地區留學。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海外學子們面臨著或大或小的文化沖擊。 宋正鐸目前在法國波爾多大學就讀。在留學期間,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所產生的文化沖擊讓他體會很深。宋正鐸說:“這種文化沖擊包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法國人會在上公共汽車的時候主動向司機問好。這個小細節體現出法國人開放的交際心態。” 作為移民國家的澳大利亞對文化的包容性相對更高一些,但是當地人對很多事物的看法依然與中國差距很大。就讀于墨爾本大學的柴穎所看到的一些現象,讓她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環境下人的不同個性:國外對技術類大學的認可程度很高;理論類專業在他們看來是富人的選擇;當地學生在成年后很少依賴父母;退休之后的老人依然熱衷于融入社會,愿意讓生活變得忙碌。 在一些華人較少的地區,海外學子感受到的文化沖擊更加直接。在瑞典皇家理工大學經歷了一年的學習生活的王雅薇提到,她在男女平等方面體會非常深刻:“在瑞典,女生拎不動東西的時候,不會有人主動幫你拿,因為男生覺得這是冒犯?!睂τ谶@樣的認知,她也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后來逐漸適應,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獨立性。 面對差異,學會理解尊重他國文化 對于文化沖擊,其實大多數同學在出國讀書之前,就已經做了相應的心理準備。留學既是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難得的了解不同文化的機會。懷著開放的心態,可以避免沖突,也可以更快融入環境。 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就讀的李清瑩說,曾經有朋友因為在圣誕集市湊近去看商品,越過了當地人的“舒適距離”,而被賣家指責沒有禮貌。在應對這類事情的時候,李清瑩說:“留學時肯定會遇到很多這類情況。在保證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的前提下,要學會理解、尊重并包容他國文化?!?/p> 宋振鐸對語言障礙的體會非常深刻。他說,身邊有一些同學因為怕碰壁,而選擇將自己封閉在中國學生的圈子里。這樣做的結果是既難以融入當地的環境,也會感到孤獨。其實只要積極一些,交流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在主動克服語言障礙,積極與當地人溝通的過程中,即使無法避免文化隔閡的存在,但是尊重和理解卻打開了交流的大門。 尊重他人,首先要做到堅信自己 在這個東西方文化日益交流融合的時代,中國留學生肩負著把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責任。留學生是站在文化交流前沿的人,通過多種方式向留學目的地國家的民眾介紹中國文化,是責任,更是使命。 李清瑩留學期間加入了曼城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該聯誼會每年都會舉辦中國文化節、曼城春晚等活動,舉辦這些活動時會邀請其他國家的老師和同學參加。另外,曼城孔子學院也會組織一對一的中文學習活動,讓中國留學生同孔子學院學員深入交流,讓他們在學習中文的同時了解中華文化。 除了各種正式社交活動,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是傳播中華文化的機會。一起上課時或者課后的閑暇時間,很多學子都會積極主動地向其他國家的學生介紹中華文化。宋正鐸每次回法國的時候都要帶一些燒烤料和火鍋蘸料,王雅薇也會帶上筷子和茶作為禮物送給外國朋友。(谷瑩) |
相關閱讀:
- [ 07-23]日本“學霸”老人73歲留學海外 81歲當上博士
- [ 09-01]一言難盡 “中國制造”征戰海外的冷暖苦甜
- [ 08-08]調查:七成多韓國人贊成韓軍向海外派兵
- [ 08-06]英國頂尖大學“偏愛”海外學生
- [ 08-03]人民日報海外版:哪個主權國家會容忍印度越界行為
- [ 08-01]中國共享單車風靡海外 摩拜將于9月進軍倫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