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兒童座椅網上叫賣 安全風險高 公司禁安裝 家長負全責 共享單車的方便也帶火了“共享單車兒童座椅”,不過,有些用過的家長則稱座椅安裝上后搖晃得厲害,反而不安全。自行車專賣店工人稱,家長這種做法太不負責任。即便這樣,北京晨報記者仍在街頭見到不少“心大”的家長。對此,單車公司表示不允許用戶在車身加裝安全座椅。律師表示,用戶加裝座椅屬違約行為,萬一出事兒家長該擔責。 北京街頭,一名家長在共享單車上裝了兒童座椅。圖片來源:北京晨報 街景:共享單車裝上兒童座椅 日前,記者在北京街頭遇到了一位母親,推著一輛ofo共享單車,車把上裝了一個塑料兒童座椅,里面坐著一個看上去一歲多的孩子,家長一邊走一邊和他人聊天,之后一起騎車過了馬路。 記者搜索發現,“共享單車兒童座椅”早就不是稀罕物件,被冠以“溜娃神器”、“親子出門必備”、“共享自行車專配”等字樣。塑料的、金屬的座椅應有盡有,座椅有的固定在車子前面的斜梁上,有的安裝在車座下的支撐桿上,還有的干脆掛在車把上,樣式豐富,大小不一。這些座椅看上去構造簡單,且都“快裝快拆”,一名店鋪客服稱,“螺絲都是手擰的,有手柄,出門無需額外帶工具。”不少商家曬出給共享單車安裝的圖解過程,多數都是我們在街上常見的摩拜或者ofo單車。 為方便攜帶,座椅自身重量一般都在5斤左右,有的甚至可以折疊,多數在三五十元不等。記者注意到,不少座椅銷量可觀。 工人:徒手安裝座椅很不安全 不過,記者在購買評價中發現,一些家長吐槽,“共享單車兒童座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方便,“不好攜帶”、“安裝麻煩”、“安裝位置不好掌握”等。最重要的是,買家普遍反映這類座椅不安全。“太軟了,螺絲又擰不緊,孩子坐上了不到五分鐘差點栽出來,幸虧有我大腿擋著”。記者注意到,幾家店鋪在產品介紹中都明確提出 “凡使用中發生意外,皆不屬于本店負責范疇”等類似聲明。 清華大學附近一家自行車店里,工作人員稱兒童座椅的安裝并非網上賣家所說那么隨意。“隨手一擰就能固定?那能保證孩子安全嗎?”一位自行車維修師傅介紹,自行車如果確實要安裝座椅,座椅安裝的位置、大小、安裝方式都要根據自行車樣式、結構和材質來確定,不能想裝哪里裝哪里,“沒有工具徒手擰,就算座椅本身材質安全,也不能保證孩子坐上去穩,這是對孩子安全不負責”。 網店出售各式共享單車兒童座椅。圖片來源:北京晨報 公司:禁止加裝發現立即拆掉 對此,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嚴禁用戶安裝兒童座椅,在用戶協議中,有類似“單車應為單人騎乘”的條款。摩拜單車在用戶注冊認證過程中有明確協議及聲明,提醒用戶載物架(框)的最大載重為5公斤;除載物架(框)外,用戶不應在車輛其他地方掛載任何物品。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稱,“我們注意到網上所謂‘共享單車兒童座椅’的情況,摩拜單車已經與相關電商平臺溝通,推動這類產品的下架。” ofo單車客服人員也表示,公司堅決不允許用戶在共享單車上安裝兒童座椅以及其他裝置,如果用戶因此發生任何意外,后果均須由用戶自行承擔。此外對方還表示,運維人員也會不間斷巡視此類情況,如有發現會立馬督促用戶拆掉座椅。 律師:屬違約出事需用戶負責 北京方嘉律師事務所陳抒律師表示,消費者購買自行車,所有權是屬于其本人,其在車輛上添裝置,只要該裝置在法律許可范圍內進行就是合法的。但共享單車所有權是車輛提供的企業,而非個人,實際上這是一種租賃使用的法律關系,承租人未經出租方同意是不得改裝的。如果共享單車用戶擅自加裝座椅載人,屬于違反使用協議中諸如“不得加裝載人座椅”等禁止性條款,是違約行為。由此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只能因其自身的過錯自行承擔,且有可能向出租方承擔違約賠償。 |
相關閱讀:
- [ 09-08]北上廣深等12城暫停共享單車投放
- [ 09-07]入漳半年尋路共贏 漳州市區共享單車現狀調查
- [ 09-07]北京:共享單車投多少 街道牽頭來摸底
- [ 09-04]共享單車占道引發墨爾本民眾不滿 當局開始清理
- [ 09-04]美媒稱中國共享單車席卷全球:“碾壓”美國同行龍頭老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