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8月29日電(記者孫清清)“不奮斗,你的才華如何配上你的任性……”近日,一位農民工寄語莘莘學子的話“火”了,在網(wǎng)絡上廣泛傳播。他為何會滿含淚水地寫下寄語,這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日前,記者采訪了這位農民工劉遠華。 故事要從8月24日講起。河南省實驗中學開學第一天,九年級十班的師生在教室黑板上看到了幾句“與眾不同”的寄語。說其不同是因為寫下寄語的不是老師,而是假期在該教室粉刷墻面的河南蘭考縣農民工劉遠華。 45歲的劉遠華家在蘭考縣張君墓鎮(zhèn)張南村,他1989年初中畢業(yè)便成了一名農民工,從那時起天南海北地跑,去過新疆、內蒙古、山東等地,一年四季基本不著家。外出務工20多年,本想“出人頭地”的他,卻仍然還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 今年7月底,劉遠華通過熟人介紹承接了河南省實驗中學10間教室的室內粉刷工作。21日19時,劉遠華和工友終于干完了10間教室的粉刷活,他在手機微信朋友圈中翻到這幾句話: 不奮斗,你的才華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奮斗,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奮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個人老去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揚帆,沒人幫你啟航,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當讀完這幾句話時,他熱淚盈眶,并抄寫在了教室黑板上。他對記者說,這幾句話道出了他全部的人生感悟,沒有知識,理想只能淹沒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只能常年外出務工,沒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不能照顧日益衰老的父母。當時他下意識就想寫給教室里的學生們,鼓勵他們努力學習,不辜負青春年華。 27日下午,記者來到劉遠華在鄭州西郊的住處。他暫住在一套尚在裝修的兩室一廳的新房里,房子是他親戚家的,不要租金。劉遠華住在其中一間房里,空空蕩蕩的房間,地板上僅鋪了一張舊單人涼席,上邊放著一個花邊枕頭,枕頭旁放著兩本書,分別是《小庭院設計與施工》和《幫孩子成為學習贏家》,在環(huán)境襯托下,兩本書很顯眼。 1989年劉遠華初中畢業(yè),因家庭貧困沒能進入高中學習,成了他永遠的遺憾。在此后的打工生涯中,他一直沒有忘記學習。劉遠華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他最喜歡讀《三國演義》、《朱德傳》,最近又開始自學建筑員識圖的專業(yè)書籍,《小庭院設計與施工》是其中一本,每天晚上他都會讀。采訪中,劉遠華對記者提及最多的詞是“知識”,他夢想著有一天成為一名施工員。 劉遠華不想讓孩子重走他的路。劉遠華有兩個孩子,女兒18歲,兒子12歲。他很重視對兩個孩子的教育,每次農忙期間回家,再苦再累也會陪著孩子學習,但是常年外出務工的他,這樣的陪伴是短暫的。去年7月份,他的女兒高一輟學不愿意上學,令他十分傷心。 “打工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樣輕松。去年12月,她從杭州打工結束回家過年,對我說‘后悔不上學了’,當時我心頭很痛,但是有些事錯過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劉遠華說。 現(xiàn)在劉遠華的兒子剛剛進入六年級學習,他希望兒子能夠考上大學,實現(xiàn)他當技術員的理想。“國家的發(fā)展靠知識,只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會有出息,我現(xiàn)在每次回家都會把我的學習方法教給兒子。”劉遠華說。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揚帆,沒人幫你啟航,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劉遠華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句話。 |
相關閱讀:
- [ 08-28]《進擊吧 閃電》七夕首播 開啟“冷兵器”勵志季
- [ 08-20]長泰縣珠浦村九年勵志助學 今朝清華題名
- [ 08-17]泉州1米高勵志美甲師 和丈夫上央視“曬”幸福
- [ 08-15]最勵志微電影作品《黑眼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