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關鍵詞 樂居 一條河 一個垃圾站 一個好環境 天藍水清百姓居家更舒心 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民之所愿。今年四川省20件民生實事中,打好環境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和300個小城鎮、4000個村的生活垃圾、污水無害化處理引人注目。 8月19日一早,成都市“常青樹計劃”駐簡陽市學監唐順發從成都市新都區新都鎮出發,開展毗河沿線生態現狀調研活動。“河長制”落實情況怎樣?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如何?是唐順發此行目的。 “農村環境改善實實在在看得見,村民的環保意識也在提高。”今年以來,唐順發多次走訪成都新都區、郫都區等地農村,實地調查農村環境治理情況。 “小區綠化好,有停車位,生活垃圾簡單分類,跟城里人沒啥差別。”52歲的黃玉蓮是大豐街道高家社區居民,2013年一家人搬進了北延新居,黃大姐對小區環境非常滿意。為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大豐街道的9個社區開展農村垃圾前端分類收運處理試點,新建31個分類收集點、13個垃圾桶點,改造9個垃圾分揀房。 “除了小區環境,外部環境也更美麗了。”唐順發說,大豐街道周邊的東風渠支渠,以前淤泥沒有清除,經常散發惡臭,村民還隨手把垃圾丟在溝渠中。去年,當地政府對溝渠進行環境治理,清掏淤泥,還給支渠加上了蓋子,“溝渠不臭了,水源也得到了保護,徹底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 河水清了也是康永恒的直觀感受。住在渠江邊上,每天早上到江里游泳成為他和很多鄰居的固定健身項目。“以前哪敢在江里游泳哦。去年以來,廣安加大了全域范圍內的水污染治理力度,水質明顯好多了。”康永恒說。 康永恒告訴記者,廣安作為較早在全省運用PPP模式進行水治理的市州,全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現在渠江和嘉陵江邊已經成為群眾休閑最集中的地方。” 前段時間,康永恒去了廣安的幾個鄉鎮調研。“各個鄉鎮新建或改建污水處理站基本都已經進入了掃尾階段,有的是因為以前的地下管網設計不合理,在進行重新改建。”康永恒向記者說起實地調研的結果,等完全投入運營,不管是百姓的飲水安全還是農業的灌溉水安全都能得到明顯改善。 但是康永恒在調研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村上對養殖范圍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對適養區、限養區、禁養區都有明確規定,但在一些禁養區存在死灰復燃的情況。”康永恒建議,在環境問題治理上,政府要加強行政引導,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系,不能急于求成。同時,作為百姓也應該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一起來維護良好的環境。 |
相關閱讀:
- [ 08-25]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看黨的理論創新
- [ 08-24]治國理政之道:人民共創共享共治
- [ 08-24]【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小小黨員“公示牌” 詮釋黨建“大責任”
- [ 08-24]【治國理政新實踐·貴州篇】扶產業就是扶根本
- [ 08-2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國際出版成果展示會在京舉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