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23日上午,最高法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沈德詠在全國法院涉訴信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引導信訪人依法維權、理性信訪,引導群眾從“信訪”向“信法”轉變,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在這次會議上,沈德詠指出,近年來人民法院涉訴信訪工作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堅持法治引領,嚴格實行訴訪分離,引導當事人依法行使訴權,群眾依法信訪申訴意識不斷增強。堅持重心下移,及時就地化解矛盾,最高人民法6個巡回法庭的設立,實現了最高審判機關重心下移,就地化解矛盾。堅持糾錯補瑕,依法回應當事人訴求,有力增進了人民群眾對涉訴信訪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堅持科技助力,提高信訪工作信息化水平,遠程視頻接訪系統的應用,大大方便了群眾利用信息技術反映訴求。堅持多方參與,推行律師代理申訴制度,引入人民調解員、醫療和鑒定專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參與信訪化解,形成化解涉訴信訪矛盾合力,大大提升了涉訴信訪工作水平。 沈德詠稱,要注重源頭預防,切實發揮基層堡壘作用,有效化解各類涉訴信訪矛盾糾紛。要注重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不斷提高案件審判質量效率,推動涉訴信訪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涉訴信訪問題發生。要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及時關注社情民意,全面回應群眾關切,努力做到法、理、情相融合,確保每一起案件的處理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要敢于擔當、勇于擔責,對排查發現已經形成的涉訴信訪,必須逐一研究化解方案,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把矛盾化解在屬地范圍。 沈德詠要求,要嚴守法律底線,堅持依法處理群眾訴求,推動涉訴信訪工作依法規范運行、群眾訴求依法理性表達、合法權益依法有效保護。要認真落實訴訪分離要求,對應當受理的案件,及時導入訴訟程序,經審查發現存在錯誤或瑕疵的,及時依法糾正補正。要堅持分流與化解并重,堅決防止重分流、輕化解,堅決防止應付一時、久拖不決。 談及群眾的訴求表達渠道,沈德詠稱,要暢通正當訴求表達渠道,在全社會培育法治思維方式,把法治宣傳教育貫穿涉訴信訪工作全過程,引導信訪人依法維權、理性信訪,引導群眾從“信訪”向“信法”轉變,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沈德詠強調,要牢固樹立 “大信訪”觀念,堅持一手抓源頭預防,一手抓突發應對,切實增強應急處突能力。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信訪工作保障。各級法院黨組要切實把涉訴信訪及安保工作擺上重要議程,各級法院“一把手”要經常聽取涉訴信訪工作匯報,主動向黨委、人大報告有關情況,積極爭取監督和支持,分管領導要擔負起組織指揮、綜合協調、重點督辦的責任。 此外,他還表示,要關心、支持、愛護信訪工作干警,努力建設一支對黨忠誠可靠、恪守為民之責、善做群眾工作的高素質信訪工作隊伍,為推進涉訴信訪工作不斷取得新發展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
相關閱讀:
- [ 08-22]莆田全市信訪維穩工作培訓班開班 李飛亭作動員講話
- [ 08-22]漳州市領導深入基層調研信訪維穩、基層黨建等工作
- [ 08-21]太平鎮召開第三季度安全生產、綜治、信訪、消防、道路安全工作例會
- [ 08-17]建甌市東游鎮開展綜治信訪維穩吸附行動
- [ 08-17]第六督察組向西藏轉辦首批信訪問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