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近日,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招聘信息管理的通知》。《通知》針對部分招聘網站、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違規發布虛假招聘信息,造成部分求職者上當受騙、嚴重損害求職者合法權益問題,要求各地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加強對招聘活動特別是互聯網招聘活動的監管,為廣大勞動者創造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通知》提出了五項措施:一是完善招聘信息管理制度。《通知》要求各地建立招聘信息發布情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督促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確保招聘信息真實合法;建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將招聘信息服務情況向社會公示;加強招聘信息管理,向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加規范的招聘服務;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誠信體系建設,增強行業自律。 二是強化招聘各方責任。《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對招聘行為的管理,強化用人單位的主體責任和招聘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審查責任。用人單位發布招聘信息應真實有效,不得設置歧視性內容,不得以招用人員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或進行其他違法活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特別是互聯網招聘平臺要履行信息發布審核義務,加強對招聘單位的資質認證和信息發布人員的實名認證,跟蹤了解用人單位招聘進度和勞動者求職應聘情況,及時調查處理投訴意見并做好結果反饋,同時加強對求職者和用人單位信息的保護。 三是嚴厲打擊信息發布違法違規行為。《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對互聯網招聘平臺實施集中整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發布虛假招聘廣告、提供虛假招聘信息、扣押勞動者證件、以擔保等名義收取押金財物、以招聘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未經許可擅自從事職業中介等違法活動。對提供虛假招聘信息、為無合法證照的用人單位提供職業中介服務情節嚴重的,要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違反法律規定,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是加強對求職者的教育引導。《通知》要求各地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就業政策解讀,幫助求職者增強法律意識,知曉權益維護方式和渠道;定期發布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名單,引導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到合法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求職招聘;加強對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的職業指導,幫助他們了解正確的求職就業方法和途徑;多渠道發布招聘欺詐典型案例和有關求職陷阱的專門提示,幫助勞動者增強防范識別能力和自身權益保護意識。 五是鼓勵社會參與監督。《通知》要求各地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力資源市場監督,多途徑獲取違法違規行為線索;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向社會公開查處結果,對有多次投訴或不良評價的監管對象實施預警;建立輿情監督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做好處理預案。 |
相關閱讀:
- [ 08-18]網絡招聘平臺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應視同網絡謠言
- [ 08-18]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應視同網絡謠言
- [ 08-18]規制網絡招聘,關鍵要改善信息不對稱
- [ 08-18]網絡招聘亂象的板子該打在誰身上
- [ 08-16]四部委發布關于開展以“招聘、介紹工作”為名從事傳銷活動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