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美國記者趙新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5日表示,中國繼續轉向更可持續的增長路徑,改革在廣泛的領域取得進展,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將保持在6.7%的強勁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贊中國在推動中國經濟向服務和消費轉型、實現經濟再平衡方面持續取得的進展。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為全球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成今年與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后,15日發布調研報告說,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仍將保持在6.7%的強勁水平,同時將2018年至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6%上調到6.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及太平洋部助理主任、中國項目主管詹姆斯丹尼爾表示,中國保持強勁增長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國內改革的進展,“我們注意到改革正在廣泛的領域內展開,特別是削減過剩產能,地方政府借貸更為透明,最近,政策制定者開始關注防范金融風險。” IMF提出,中國應借助當前經濟增長勢頭,加速推進改革并就此給出了五項建議:促進消費,加大社會支出,增強稅收制度的累進性;進一步推動國企改革,擴大產能削減范圍并更多地依賴市場力量;繼續加強監管工作;更多關注增長質量,減少對數量目標的關注;完善政策框架,以維持中期的經濟增長與穩定。 而今年的報告特別對中國正在采取重要監管措施、防范金融部門風險的做法予以贊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任志清表示,中國在維護金融穩定問題方面已經有了好的開始,應當繼續保持和推進下去,“過去一年,中國再次令我們感到驚訝,既能夠繼續保持經濟增長,也能夠應對出現的國際收支平衡問題和壓力,特別是自上而下最高領導層對于金融領域改革的決策,從中國過去30年的情況看,我們有理由對中國經濟‘謹慎樂觀’。” 報告也警告稱,雖然中國短期經濟增長預期強勁,但應注意債務負擔增加帶來的中期調整風險。 而對于美國或根據《1974年貿易法》,單方面對中國展開貿易調查一事,任志清表示,在解決貿易爭端問題上,各國應當尊重多邊框架機制,“我們注重在多邊框架下解決爭端的可行性,而且我們相信多邊貿易協定和相關解決機制能夠促進各經濟體所關心的經濟繁榮。” 根據《基金組織協定》第四條,IMF每年都會派出專家小組到成員經濟體調研,就調研結果與成員經濟體磋商并在IMF決策機構執董會進行討論。 |
相關閱讀:
- [ 08-16]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金融去杠桿效果顯現,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
- [ 08-16]上海財經大學:全面實施營改增經濟影響廣泛
- [ 08-16]“共享馬扎”算不算共享經濟?
- [ 08-16]以網絡安全護航數字經濟
- [ 08-16]臺媒稱大陸單身經濟興起:男性健身旅行女性花錢美容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