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 12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集會的白人至上主義團體與反對者發生暴力沖突,造成1人死亡,30余人受傷。專家學者認為,此次沖突具有必然趨勢,折射了美國族裔問題“舊傷”的復發。 夏洛茨維爾市政府決定移除市中心一尊美國內戰時期南方將軍羅伯特·李的雕像,成為此次沖突的導火索。民族主義者認為,政府拆除雕像觸犯了“美國白人文化和尊嚴”。 “一部分白人對南方邦聯歷史符號的捍衛和緬懷一定程度上是白人至上和族裔偏見的體現,”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說,“此次白人至上主義團體如此明目張膽地游行,意味著其極端思想的公開化,同時也預示著美國族裔矛盾加劇。”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白人就業水平并不理想,因而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刁大明認為,白人在經濟層面的焦慮感同族裔矛盾交融雜糅,導致族裔問題的“舊傷”復發,而且程度更劇烈。 盡管美國國會1964年通過《民權法》,保障少數族裔權益,但少數族裔在司法、社會福利、醫療、教育等層面享受的權益依然不平等。由于在經濟上鎖定底層,美國非洲裔等少數族裔持續懷有不滿情緒。“此次夏洛茨維爾市的集會沖突是偶然情況,但其中含有必然趨勢。在經濟較好的情況下,繁榮表象遮掩了種族矛盾;在經濟不太理想的情況下,民怨情緒往往會夾雜著族裔矛盾爆發。”刁大明說。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問題專家孫成昊認為,美國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尤其是白人就業水平并不理想,民眾對政府政策的不滿集中爆發。 專家認為,此次沖突事件對政府構成較大壓力,使后者陷入迎合選民和政治正確的兩難境地。 刁大明指出,在美國“白人至上”思想雖由來已久,但這是一種分裂傾向。他認為,特朗普此后可能會加緊對選舉承諾的回應,比如通過稅改、收緊移民政策等手段,回饋白人藍領中下層利益,使后者在經濟等層面的意愿得到滿足,從而減少暴力沖突。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張軍說:“白人至上主義者在美國‘盛行’的階段早已過去,絕大多數美國民眾已拋棄這一種族觀念。不過,此次暴力事件可能在美國國內引發嚴肅的大討論,未來種族主義趨勢是否會在美國再次抬頭,值得關注。”(記者王逸君、海洋,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
相關閱讀:
- [ 08-01]富士康美國建廠:我們如何保持制造業優勢
- [ 07-05]章瑩穎遇害案拷問美國法治之困
- [ 06-01]美國校規蘊含的管理智慧
- [ 04-28]美國稅改,誰是贏家
- [ 04-18]為何中國游客的境外消費是美國的兩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