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九寨溝8月14日電 題:九寨溝地震第七天:千盞酥油燈照亮“回家”路 作者 王鵬 “我兒子跑得快,他瘦,肯定跑到山上躲起來了。”地震發生后,樹正寨村民龍頓珠(化名)一直念叨著這句話。8月14日,距九寨溝地震發生已經7天,龍頓珠唯一的兒子尕迪彭措依然沒有“回家”。 當日早晨,龍頓珠一家在院子里為尕迪彭措點了一千多盞酥油燈。當地人說,只有點上千盞燈,孩子才不會在黑暗里害怕,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尕迪彭措今年20歲,有三個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地震發生時,他跟3個朋友前往熊貓海送貨,隨后一直處于失聯狀態。 8月12日,救援人員曾從熊貓海運回一具遇難者遺體,他叫冬冬,家住荷葉寨,是跟尕迪彭措一起送貨的3個朋友之一。送貨,是為了掙大學學費。 樹正寨是九寨溝景區內的一個村子,有300多人,距離熊貓海大約10公里。不少道路因山體垮塌中斷。余震不斷,要前往熊貓海搜救,需要隨時躲避頭頂的飛石,還要攀爬落差達80米的熊貓海瀑布。 震后幾天,龍頓珠和女婿多次前往熊貓海區域內尋找尕迪彭措,救援人員也從未放棄搜尋。尕迪彭措的母親拉瑪措(化名)一直對兒子的生還懷有一絲希望,但自從冬冬的遺體運回來后,她覺得沒有希望了。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尕迪彭措為人熱情豪爽,心地善良。這個唯一的小兒子,是龍頓珠夫婦的“心頭肉”。這幾天,龍頓珠反復念叨著,“我兒子跑得快,他瘦,肯定跑到山上躲起來了。” 今年剛高三畢業的尕迪彭措,前段時間收到了成都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本來8月15號要去大學軍訓的……”望著院子里密密麻麻的酥油燈,拉瑪措像個木頭人。尕迪彭措即將前往大學的日子,正是明天。 “不要再去救援了,救援人員也是別人的孩子,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悲痛中的拉瑪措話語不多,她還擔心著救援人員的安危。 記者離開樹正寨時,正值晌午。安置點的集體廚房前,村民們正排隊取飯。路邊的樹下有老人在乘涼,手里轉著轉經筒。旁邊一個孩子正在吹口琴,發出胡亂的音符。 路過荷葉寨時,放置冬冬遺體的靈堂已經拆除了。記者前一天曾見到僧侶在這里做法事。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冬冬在14日下午安葬。 樹正群海、臥龍海、雙龍海、蘆葦海……返程路上,一個個海子如藍寶石般點綴在山谷中。震后的九寨溝景區美麗如昨,只有山頂的灰白色塌方體,記錄著地震的痕跡。(完) |
相關閱讀:
- [ 08-14]三明學院管理學院發起‘祈福九寨溝 平安四川’主題活動
- [ 08-14]美國多僑團為九寨溝災區募捐 吁省頓飯錢獻愛心
- [ 08-14]九寨溝生死一夜:大地不斷晃動 四周石塊滾落
- [ 08-14]情系九寨溝 漳州愛心企業助力四川抗震救災行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