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如今,他們的兩個兒子從城市返回牧區(qū),接力父母放牧守邊。一家兩代人克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用無數(shù)的腳印和汗水守護著4公里長的邊境線,成為滿都拉草原上的佳話。
在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lián)合旗滿都拉鎮(zhèn),阿迪亞趕著羊群在他家附近的井邊飲羊(3月11日攝)。一架外殼已經(jīng)磨得锃亮的望遠鏡,一部老舊的收音機,一匹耐力超群的蒙古馬。翻身上馬,打馬過草原,55歲的阿迪亞趕著他的羊群,開始了他一天的放牧巡邊生活。趕牛羊、防餓狼,喝咸水、吞寂寞,拿云彩當做被子,把大地當做睡床……邊境牧區(qū)的生活艱苦而單調(diào),阿迪亞與妻子娜仁其其格卻在這里堅持放牧守邊三十載有余。如今,他們的兩個兒子從城市返回牧區(qū),接力父母放牧守邊。一家兩代人克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用無數(shù)的腳印和汗水守護著4公里長的邊境線,成為滿都拉草原上的佳話。新華社記者連振 攝 |
更多>>相關(guān)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