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大排檔被查處后,第二天又迅速置辦好桌椅板凳,準時出攤兒……記者連續數日跟隨朝陽區勁松城管執法隊查處一條街上的違法大排檔,目睹商戶與城管反復上演“你查我撤,你走我開”。這場無奈的“貓鼠游戲”,透出違法成本低、執法難度大的城市管理難題。 百米人行道擺了二十張餐桌 天剛擦黑,記者登上執法車,和城管隊員一同趕往大排檔集中區巡查。車子剛駛入農光里的武圣路,道路就變得狹窄、擁堵,路兩側是鱗次櫛比的飯店。在一家名叫西北燒烤的飯店門口,原本寬闊的人行道上支起了八張塑料桌,擠得行人只能溜邊兒。飯店里尚有空位,但店外的小桌上已坐滿了人。 剛出爐的烤串兒端上桌,食客們大快朵頤,有人還光著膀子。一旁的垃圾桶早已裝滿,流出道道污水,透水磚被油漬浸透,顏色發黑。桌下散落著空酒瓶、紙巾、花生殼等垃圾。 大排檔生意紅火,引得不少食客捧場,卻不怎么受附近居民待見。“直到凌晨還鬧哄哄。有人喝醉了劃拳,扯著嗓門大喊大叫,我們都休息不好!”家住農光里中社區的一位居民說。 武圣路上分布著4家大排檔,均屬于違規店外經營。仔細一數,一段不足百米的人行道上,竟擺了20張餐桌。此次執法行動,城管執法隊暫扣了違法經營所用的桌椅,并開具《違法行為告知單》,請經營者于15日內去執法隊接受處罰。幾家飯店經營者均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被查處后再買桌椅重開張 第二天傍晚,記者再隨勁松城管執法隊來到武圣路。人行道比前一天清靜多了,大排檔沒再出攤兒。 “今天他們警惕性提高了,咱們轉一圈兒,等會兒再殺個回馬槍!”一位經驗豐富的城管隊員告訴記者。果然,晚上9時再次返回武圣路時,幾家大排檔又重新開了張。 你查處,我收攤;你離開,我重張,違法大排檔就這樣與城管周旋。這樣的場景,又在第三天重復上演……天天遭到查處,這些違法占道經營的大排檔似乎毫不在意。昨天剛被查,今天立即再置辦幾把桌椅,一點兒不耽誤晚上開張待客。究其原因,在于經營者的違法成本過低。“幾張方桌,幾把塑料椅,成本不過百元。有時去啤酒廠進幾箱貨,廠家還免費送桌椅。”勁松城管執法隊的何鐵驪說,店外七八張桌,每晚凈掙幾千元很正常,“利潤這么高,犯不著為了查扣幾把桌椅就關張。” 根據本市相關法規,店外經營至少要接受500元的罰款。據統計,今年入夏以來,勁松城管共查處500余戶次違法經營的大排檔,由于缺少強制力,截至目前,無一戶經營者主動接受處罰。記者看到,執法隊的后院塞滿了廉價桌椅,而這僅僅是最近一個月的查扣成果。 20名城管“緊盯”千家商戶 商戶的違法成本極其低廉,相比之下,城管執法的難度卻很高。勁松街道工委書記楊丙章介紹,勁松街道共5.2平方公里,有18萬常住人口。店外大排檔的舉報集中區既包括南磨房路、廣渠路、西大望路、勁松路等主干道,也包括勁松南路、農光里路、華騰園西路等背街小巷,違法大排檔、露天燒烤少說有上千家。 今年5月初至今,勁松街道每周都會開展一次大型聯合執法,城管、公安、綜治、食藥、安監、工商多個部門參與。而城管執法隊單獨出動的執法和巡邏則是每晚都有。“執法隊滿打滿算只有20人,執法力量有限,幾乎天天加班。”楊丙章說。 “現在城管執法很文明,都是好言相勸,講法規、講情理。”家住勁松的梁先生告訴記者,他曾多次見證城管執法隊的執法行動,即便如此,碰上商戶主動鬧事兒,市民也很容易對城管造成誤解。“有一次,老板忽然就自個兒躺地下了,還大喊‘城管搶東西’。城管隊員也只能耐心解釋,真是不容易!” 盡管難度大、常反復,勁松城管還是不知疲倦地與上千家商戶“打游擊”。據勁松派出所統計,剛入夏時,關于露天燒烤、大排檔的110電話舉報平均每晚在80起左右。經過持續不斷的整治,目前,日平均接警數量下降到65起。 終結“貓鼠游戲”需政策支持 每年夏季,違法大排檔和城管之間的“貓鼠游戲”,都極大消耗著執法力量。這種循環往復的糟糕游戲,究竟何時才能結束呢? 楊丙章說,目前城管執法的主要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缺少專門的法律法規。再加上城管執法隊既沒有人身強制權,又沒有查封店鋪的權力,因此,其處罰決定幾乎都成了一紙空文,強制力、威懾力、執行力都不足,急需法律政策的支持。 對于違法成本過低的問題,有專家建議,為違法大排檔提供場地的房東也應當一同接受處罰,增加商戶的違法成本,令他們在從事違法經營時不得不有所顧忌,因為一旦觸犯法規,房東就有可能解約。同時,城管部門也呼吁市民,為了維護良好的市容市貌,不要去違法店外大排檔、露天燒烤就餐,從根源上減少客源,消滅其生存土壤。(記者 朱松梅) |
相關閱讀:
- [ 07-26]大量游客在海邊游玩 店家設沖腳池收費城管責令拆除
- [ 07-26]福清市“小小城管員”體驗活動拉開帷幕
- [ 07-21]城管郁兵:軟磨硬泡 當事人主動拆違
- [ 07-17]又見城管暴力執法:別只盯著“暴力”二字
- [ 07-06]有人在金牛山養雞養鴨 4處違建棚屋被城管拆除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