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烏發現桃花水母 比恐龍還古老
7月18日,義烏市蘇溪鎮村民在村子的池塘游泳時,意外發現了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據了解,桃花水母在地球上已存在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是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桃花水母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對水質要求很高,通常生活在較干凈的水質中,適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潔凈,且多呈酸性。這幾年義烏水質經過整治改善之后,桃花水母也隨之出現。

擱淺“病危”海豚經救治康復被放歸大海
7月20日,動物救援人員準備將“江江”從康復池撈起,用專門設計的擔架運往碼頭。當日,在珠海萬山群島海域,康復的糙齒海豚“江江”在眾人陪伴下回歸大海。5月3日晚,廣東省江門市黑沙灣發現一擱淺海豚,當地相關部門連夜將“病危”海豚運往位于珠海市的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進行營救。據悉,擱淺的海豚屬于糙齒海豚,被發現時無法浮于水面正常呼吸,體溫較低,身體虛弱,存在嚴重的肌肉損傷和營養不良情況。經人工幫助呼吸、喂養和注射抗生素,給予胃部藥物等治療后,恢復狀況良好。經過兩個多月努力,這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糙齒海豚最終重回大海。

黑頸鶴:高原深處“育寶”
成年黑頸鶴帶著小黑頸鶴在覓食(6月23日攝)。近期,記者深入藏北羌塘草原,隨黑頸鶴遷徙路線拍攝其孵蛋產仔的過程,記錄黑頸鶴在嚴酷環境下的頑強生命歷程。黑頸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高原特有鶴類、世界瀕危物種,因頭頂裸露處呈暗紅色,前頸和上頸腹面披以黑色羽毛而得名。近年來,西藏不斷加大保護黑頸鶴棲息地的力度,農牧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逐漸提高,黑頸鶴的生存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每年都有大批黑頸鶴到羌塘自然保護區繁衍生息。

浙江寧波:動物度酷暑
7月23日,一頭亞洲象一邊吃著西瓜,一邊享受沖涼。高溫天里,浙江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的工作人員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動物應對酷暑。

上海:動物享清涼
7月21日,上海動物園里的金剛鸚鵡在享受噴淋降溫。當日,上海最高氣溫達到40.9攝氏度,上海動物園采取多種措施讓動物們防暑降溫。

翠鳥捕食
7月22日,在北京密云東極仙谷自然風景區,一只翠鳥在湖中捕食。

海南:生態修復保坡鹿
7月26日,海南坡鹿在海南邦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活動。當日,海南邦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與嘉道理中國保育以及當地村民代表在保護區內舉辦生態修復活動。本次生態修復活動主要是在保護區內種植海南坡鹿喜食的本土樹種,確保其食物來源,同時提高相關林業部門、地方政府與周邊村民對保護區的了解和關注。據了解,海南坡鹿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海南邦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海南坡鹿超過100頭。

三伏,嗨一“夏”
三伏時節,暑熱滔天。 外出居家,動靜怡然。 上山下海,愉悅度假。呼朋引伴,嗨翻一“夏”。7月20日,游泳愛好者在四川省遂寧市船山體育館室外游泳池跳水。

喝水比賽迎“大暑”
7月22日,幾名市民參加“懶人喝水大比拼”活動。
當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太原市一大型商場舉辦的喝水比賽吸引不少市民參與,為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

雙星會“娥眉”
這是7月25日在貴陽市拍攝的雙星會“娥眉”天象。當晚,我國夜空出現水星和軒轅十四上演的雙星會“娥眉”天象。19時30分以后,在西方稍偏北的地平線上,一彎纖細的娥眉月低垂夜空,彎月右側不遠處一上一下地陪伴著兩顆星星,上面是藍色的軒轅十四,下面是黃白色的水星,星月爭輝,交相輝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