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7月11日訊 入夏以來,特別是暑期開始后,不少地方連續發生多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7月5號,濰坊市坊子區,兩名12歲男孩失蹤,經過一番尋找,兩人被發現在河中溺水身亡,7月9號在菏澤市牡丹區,一名16歲正在上初二的男孩溺水身亡,而就在同一天,菏澤鄄城一名17歲男孩同樣溺水,被打撈上岸時已經沒了生命體征。未成年人溺水悲劇連續上演,再次為暑期安全敲響了警鐘。 在濟南的無影潭公園,記者看到,在這里不僅有成年人在游泳,也有一些未成年人在水邊玩耍。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有許多市民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如遇到類似未成年人獨自或結伴在危險水域玩耍,都會前去勸說讓其遠離危險水域。也有市民建議未成年人平時也學習學習游泳,有時侯反而能夠自救。 倡議:全民行動 防止溺水悲劇 溺水已經成為未成年人暑期意外的頭號殺手,悲劇時有發生,為此我們也面向全社會發出倡議。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希望廣大網友隨時留意一下,如果您發現有未成年人在沒有監護人在場的情況下,私自在池塘、河邊、水庫等地方游泳、戲水、玩耍,請您一定要及時制止!全民行動,從您我做起、從參與做起、從身邊做起! 面對溺水者要科學施救。 專家支招:溺水施救應因地制宜 心肺復蘇最重要 遇到溺水事件我們應該如何的營救呢?記者采訪了全國游泳救生員培訓師孟朦,專門向她請教救生知識。 “救人,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在這個條件下再去救人,因為很多意外事故的發生,是大家又一腔熱血去救人,結果讓自己陷入危險。”孟朦介紹說,發現溺水者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呼救報警,讓更多的人來參與救援,救援時也應該堅持岸上救援優先,切不可盲目下水。 “在溺水者離我們較近一米左右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手援,但注意一定要保證岸上有固定物,要不然容易被拉下水,最好多人合力救援比較好。”孟朦介紹說,在救援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能夠漂浮起來的的工具,如木頭,汽車備胎和礦泉水瓶等,日常攜帶的衣服和皮帶也可以適時使用。在落水者距離比較遠,沒有可以借助使用的工具,情況又非常緊急時,救援者要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才能下水救人。如果沒有工具可以用,情況有很緊急,入水救生也要有個面,最好的方法是背面接近,其次側面接近,最差是正面接近。 當落水者被救上岸后,很多人認為應該第一時間將落水者倒立,把體內的水控出來,其實這種做法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會耽誤搶救時間,正確的方法是立即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異物,然后讓其平躺,對其呼喊、拍打看有無反應,觀察溺水者胸廓有無起伏,如既無反應也胸廓起伏,就要對溺水者實施人工呼吸。 孟朦提醒說,救助落水應該量力而行,如遇落水,正確的救人流程是首先大聲呼救,再報警求援,然后因地制宜尋找救生工具,救援時切忌單槍匹馬,要盡可能的求助現場群眾,發揮團隊的力量。 在此也提醒廣大網友,夏季一定要讓孩子遠離危險水域,一旦發生意外救人也要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救援。 |
相關閱讀:
- [ 07-12]打造防溺水安全線 為孩子套牢“救生圈”
市教育局發布暑期防溺水通知,要求各地學校采取措施預防事故發生 - [ 07-11]防溺水,重人防也要重技防
- [ 07-10]環島路椰風寨海邊男子游泳溺水 警民聯手營救
- [ 07-09]廣東海陵島非泳區發生8名旅客溺水事故 致4死1失蹤
- [ 07-08]男子溺水路人民警接力營救 所幸及時男子恢復呼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