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激發土壤環境監測和修復市場 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審議。這是我國國家層面制定的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單行法。市場人士認為,政策利好之下,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望取得較大突破,并將極大地釋放土壤環境監測和土壤修復等市場空間。 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此前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我國土壤總的污染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草案明確,國家每十年組織一次土壤環境狀況普查,并實行土壤污染狀況監測制度。指出土壤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是管控風險,尤其是針對農田耕地。需要在一定區域內,進行實時環境監測。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草案將極大地推動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同時也會催發巨大的土壤污染防治市場空間。作為污染防治的“先鋒隊”,土壤監測市場將率先受益。隨著土壤污染防治標準體系的建設,對于土壤監測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土壤監測儀器儀表亟須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數據的處理能力。 土壤修復則成為另一大受益領域。據興業證券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土壤修復市場的空間可達1.3萬億元。光大證券則表示,2017年是政策落地到修復治理需求逐步釋放的關鍵臨界點,隨著監測網絡、治理標準、商業模式及監管的逐步到位,市場有望爆發。 |
相關閱讀:
- [ 06-28]新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加大違法排污處罰力度 最高可罰百萬
- [ 06-28]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將于2018年開始實施
- [ 06-28]水污染防治法解讀:以更大力度保護和改善水環境
- [ 06-27]中國修改水污染防治法 首次寫入河長制加強水環境保護
- [ 06-27]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通過 黨政領導個人責任納入考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