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個自稱“劉洪斌”的“百變神醫”被揭了老底:一會兒是苗醫、一會兒是蒙醫,今天妙手止咳,明天就能包治糖尿病,甚至連祛斑都要管。但令人費解的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在國內幾大衛視“做節目”,還在其中明目張膽打出“全國十大衛視火爆大聯播”字樣來自我標榜。 這一“揭”可不得了,很快大家就發現,活躍在各種熒屏上的“神醫”并不只是她一個人:網上有人簡單梳理一下就排出了“四大神醫”,而廣電總局此后光“指名道姓”緊急叫停的此類電視節目竟然有近40個之多。在媒體深挖之下,一條深埋的利益鏈條也隨之浮出水面,原來,在這個所謂的“藥品炒作圈”里,從導演、演員到觀眾一應俱全。 這種行為是打“擦邊球”、鉆規則的空子嗎?我們必須清醒的是,虛假醫藥廣告的亂象根本不是法外之地!2015年正式實行的新《廣告法》第十九條明文有載,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事實上,從新《廣告法》第十五條至第十九條,用了整整753個字來不厭其煩地一一羅列醫藥保健品領域嚴禁從事的行為,甚至連廣告里應做的標注都一字一句寫進了法律之中——立法者用心不可謂不良苦,對亂象之弊不可謂不洞察,但即使如此在實際執行中依然還是被大打了折扣。 許多社會亂象的存在,不是法律含糊不清,而是利益蒙住了眼睛。像“百變神醫”現身的那些粗制濫造的節目,或許一些老年人容易受其欺騙,但怎么可能逃得過相關從業人員的眼睛?然而,近年來互聯網廣告發展迅速,不斷擠占傳統電視廣告份額,一些電視臺面對生存壓力對這類廣告饑不擇食、飲鴆止渴。 從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這中間就差著“認真”二字。 就利益相關方來說,如果缺了“認真”,反而對待法律心知肚明卻又自欺欺人,則每個人都會只當自己利益鏈條里的一環,不必為最后受騙上當甚至延誤治療的受害者負責,如此“心安理得”最終是釀成大禍的根源。 就監管部門來說,是否“認真”就要看當法律沒有空白的時候,監管是否存在空白。今天在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之下,監管部門可以迅速介入“較真”;可怎么來阻止明天這些虛假醫藥廣告改頭換面卷土重來? 這就需要相關部門認真總結汲取此次事件的教訓,研究對策堵住監管漏洞,還人民群眾以清朗的廣告環境。 法律的威懾力在于懲罰的必然。虛假醫藥廣告的制造者、傳播者都應及時受到應有的法律懲罰,這樣才能殺一儆百、殺百儆萬。人們拭目以待。 |
相關閱讀:
- [ 06-27]第62期:“多變神醫”霸屏 暴露監管失責
- [ 06-26]“多變神醫”頻頻亮相 照出蹩腳監管
- [ 06-24]“百變神醫”頻頻“霸屏” “劉洪濱”們身后有什么“黑偏方”?
- [ 06-23]追責最忙神醫更要懲戒幕后推手
- [ 06-23]嚴懲“神醫”背后的始作俑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