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橫道線,通常被稱為“斑馬線”,用以引導行人安全地過馬路。然而,由于機動車常與行人爭搶通行斑馬線,這道行人的安全線,在近年來卻成為交通事故的多發線,甚至屢屢釀成血案。 6月18日,公安部網站對外發布,近3年來,全國共在斑馬線上發生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1.4萬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機動車未按規定讓行導致的事故占了總量的90%。公安部交管局已部署各地重點圍繞不禮讓斑馬線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啟動集中整治。 《法制日報》記者梳理多個地方整治情況發現,經過交管部門借助交通技術監控設備的強力執法,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現象較此前有明顯好轉。不過有專家表示,現實中無法實現短時間內提升所有交通參與者的文明程度達到相同水平,在靠自覺不行的時候,重典重治成為一個比較現實的辦法,隨后就期待強力執法的持續性,使這種他律逐漸轉化為交通參與者的自律,讓禮讓斑馬線成為一種交通習慣。 安全線變事故高發線 近期兩起發生在斑馬線的惡行事件,令禮讓斑馬線成為引人關注的熱點話題。 5月30日,一段行車記錄儀拍攝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一車輛從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路向休門街右轉時,一輛奧迪車的駕駛人嫌其右轉時行動慢,在休門街上強行將車截停后,對其進行辱罵、毆打,隨后駕車逃離。被打車主稱,當時他正在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 隨后,石家莊警方將正要登機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抓獲。當警方詢問其為何不斷鳴笛催促并反復超車時,劉某稱,是嫌前車走得慢,還不讓他超車,他很生氣,一時沖動就動了手。隨后,劉某因涉嫌尋釁滋事被刑事拘留。 另一起事件更加令人痛心。6月7日起,一段時長1分34秒的“車禍”視頻在社交媒體流傳,視頻中一女子被一輛紅色出租車撞倒在斑馬線上,其間多輛汽車和多名行人路過,無人將其扶起。1分鐘后,一輛越野車再次從女子身上碾過,整個過程慘烈不忍卒睹。 河南省駐馬店市公安局隨后通報,該視頻為今年4月發生在該地的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在斑馬線遭到二次碾軋的女子死亡。案件發生后,兩車司機均已到案,依法接受處理,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統計數據,近3年來全國共在斑馬線上發生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1.4萬起,造成3898人死亡。從造成事故原因分析看,主要是由于交通參與者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違反法律法規通行導致的。具體而言,一個是機動車行經斑馬線未按規定讓行,另一個是行人闖紅燈。從統計情況看,機動車未按規定讓行導致的事故占了全國事故的90%。 值得注意的是,禮讓斑馬線其實并非僅僅是文明交通的一項倡議,而是明明寫入法律的具體條款。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時,應當減速慢行,并讓行人和優先通行的車輛先行,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針對機動車右轉的情況,也有明確法規。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綠燈亮時,準許車輛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得妨礙被放行的直行車輛、行人通行。 現實卻是,規定詳細的法律并沒有被嚴格執行,在很多路口,駕駛員不守法、不讓行,這不僅造成交通擁堵、秩序混亂,還引發了不少交通事故。 公安部交管局指出,目前很多城市機動車未按規定讓行的行為還比較普遍,在斑馬線前爭道搶行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嚴重影響了行人過街的安全。此外,一些城市特別是城郊接合部還存在信號燈周期太短、交通監控等道路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合理等問題,客觀上也造成了行人過街不方便。 駕駛員看抓拍下菜碟 石家莊市裕華東路劍橋春雨小區是一座大型社區,附近聚集著學校、幼兒園,人流往來眾多,適逢小區門口正對交通主路,斑馬線直穿道路,車輛和行人通行矛盾很大。而近一個月來,劍橋春雨小區前的車人搶行現象明顯減少,不少通行此處的機動車看到有行人在通過斑馬線時會減速停車,看到有行人在等待過斑馬線時會主動讓行。發生這個變化的原因很簡單,交管部門在該處安裝了抓拍設備,機動車行經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的會真罰。在此背后,是石家莊市交管部門近期開始實施的“最嚴交規”。 今年5月15日,石家莊市公安局交管局向社會公布并正式實施了最嚴交規、重點舉措“雙20條”,除加大對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法的處置力度外,明確提出行經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的,罰款50元,記3分。目前,已有數人被罰。同時,石家莊市公安交管局還倡議全市出租汽車、公交汽車行業駕駛員率先“禮讓斑馬線”,嚴格執行禮讓斑馬線“321”操作規程:車輛距斑馬線30米時提前減速,20米時要把車速降到15公里/小時,10米之內必須停車禮讓行人。 “之前汽車過這根本沒有減速的,看見有人過馬路,還會猛按喇叭加速通過,就算是‘最嚴交規’開始實施的頭幾天,見到有人過斑馬線減速的也沒幾輛。”家住劍橋春雨小區的李劍告訴記者,之前該處還發生過幼兒園老師推自行車過馬路被撞的事故。隨著“最嚴交規”宣傳力度的加大,車主開始知道該處有抓拍探頭,開車行經也老實多了。 目前,石家莊市交管部門首批確定了6個違法抓拍點,記者在其他沒有抓拍設備的斑馬線看到,機動車搶行斑馬線的現象并未得到改觀。 石家莊市槐安西路君曉家園小區門口一條斑馬線直通馬路對過,兩邊都是小區,行人流量大,而主路適逢高架橋下口,車流量也很大,但該處并沒有安裝交通信號燈。6月20日上午,記者在此觀察的20分鐘內,行經此處斑馬線的機動車沒有一輛主動讓行行人,甚至明顯減速的都寥寥無幾,看到有行人在斑馬線,都會鳴笛、閃遠光燈通過,其中還包括多輛公務用車和制式警車。下午晚高峰時期,該路段陷入膠著,斑馬線已經被緩行的車流占據,行人只能在機動車流縫隙中穿行馬路。 石家莊市橋西交警大隊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交警和沒交警、有抓拍和沒抓拍的路口,機動車是否禮讓斑馬線完全兩個樣,說明交警的處罰還是有震懾力的,但因為警力不足、技術手段缺失等諸多現實困難,這種震懾力很難一以貫之,一部分駕駛員仍然法律意識淡漠、存在僥幸心理。 在北京大成(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霍繼強律師看來,正因為交通執法缺乏足夠的連貫性和覆蓋性,使得機動車主是否禮讓斑馬線存在刻意的選擇。“因為很少被罰,機動車主那根主動禮讓的弦就不會一直繃著,時間一長,禮讓斑馬線的主動性可能就拋諸腦后了。”霍繼強表示,不能期待機動車主在很短時間內自覺提升文明意識,推行禮讓斑馬線只能依靠重典重治。 全社會合力才能形成自律 事實上,為了讓機動車禮讓行人成為一種習慣、讓法律落到實處,部分地區也加大了對這種違法行為的懲處。今年以來,北京、上海、石家莊等地先后出臺“最嚴交規”,其中北京交管部門于6月中旬宣布,對于未停車讓行的機動車駕駛員處以200元罰款記3分。 “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或許是個不經意的行為,反映的卻是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當我們的街頭,涌現的是一幕幕機動車駕駛人停車讓行人先行,行人向機動車含笑示意,讓機動車先行,這個城市該是怎樣的暖心!”石家莊市公安局副局長、交通管理局局長張建芬說。 其實,張建芬的希望在杭州已經得到了初步實現。早在2007年,由于調研發現公交車發生的交通事故中,斑馬線前的事故率最高,且多為惡性交通事故,杭州公交系統開始倡行“禮讓斑馬線”,推出“321禮讓行人操作法”。此外,還進一步提出“見人就讓,讓必徹底”等準則,并專門制定出相應的獎罰措施,直接與安全獎和崗位工資等掛鉤。 2009年,杭州市又發起了“我愛斑馬線——百萬市民大行動”,倡導行人要走斑馬線,還引導機動車要做到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同時,管理部門也加大了執法力度。2010年開始,杭州市出租車也自發加入到“禮讓斑馬線”中。按規定出租車司機在斑馬線前不減速、未停車讓行、未避讓的,一次扣10分處罰。 杭州目前市區斑馬線前的禮讓率已經超過93%,公交車“禮讓斑馬線”率達到99%。而取得這樣的效果,杭州用了10年。 記者在石家莊市街頭采訪多位機動車駕駛員,他們都對禮讓斑馬線表示理解和愿意執行,但卻又擔心由此帶來行人亂穿馬路,反而影響交通。事實上,杭州等多地推行“禮讓斑馬線”的實踐證明,公交車禮讓行人后,并沒有使得越來越多的行人亂穿馬路,反而會使行人心懷感激,共同遵守交通規則。 禮讓斑馬線被看作是生命權大于行車權的具體表現,行人在斑馬線上的地位,某種程度上也在反映人在社會當中所處的地位。專家表示,要想從根本上摒棄這些交通陋習,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從學校、家庭、社會等諸多環節入手,長期進行教育和培養,直至全社會形成一股文明駕駛的風氣,這也是禮讓斑馬線能真正貫徹下去的最佳路徑。 霍繼強坦言,規避不該發生的斑馬線悲劇,并非交管部門一家的執法問題,需要人與車相向而行,把好開車者的方向盤,也管住兩條腿的行人,共同恪守法律底線,這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長期過程。記者 周宵鵬 漫畫/高岳 |
相關閱讀:
- [ 05-17]莆田:小車人行橫道未停車讓行 八旬老太被撞骨折
- [ 01-13]漳州市區新華路首次使用左右分道式人行橫道線
- [ 03-24]北京交管局回應高速路設人行橫道 稱保護行人
- [ 11-20]為方便市民出行 莆田東圳路開隔離欄建人行橫道
- [ 10-15]漳州市區人行橫道標柱遭破壞 一分鐘30輛車穿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