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印書館官方版本《新華字典》APP上線后引來熱議,有人覺得方便好用的同時,不少人也對每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就需付費40元的設置而吐槽“不厚道”,“新華字典”APP一時間成了眾矢之的,那么使用該手段的僅此一家嗎?對此,北京晨報記者通過實測發現,市面上暢銷的傳統工具書幾乎都可以下載到APP版本,其中官方版需收費才可使用的狀況屢見不鮮,但非官方版本則普遍無需交費。科技評論人認為,工具書線上化趨勢不可避免,從公益性角度來說,定價當然越低越好,商業氣息太濃的作法不適合時代潮流。 查字 官方版 免費查兩字就需付費 非官方 免費但有廣告 昨天,記者在IOS系統下載軟件中搜索“新華字典”后發現,除了商務印書館官方版本外,還有多家非官方版本的APP可供免費下載使用。于是,記者隨機下載了兩個版本的“新華字典”,并分別用其多次查字,過程中未出現付費提醒,可無限次使用。在其中一款字典的下載評論區,還有用戶留言道“不滿官方版的收費設置才下載的,對這款‘盜版’新華字典非常滿意。”不過在體驗中,記者注意到,在這些APP上查詢一兩個字后,屏幕會自動彈出5-10秒的廣告,好在手動可點擊退出。同樣情況還出現在線上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的權威版在查詢兩詞后顯示需交費,而其余版本依舊走“免費路線”。 隨后,記者通過實測總結,在IOS系統和安卓系統中,市面上暢銷的傳統工具書幾乎都可以下載到APP版本,除上述兩款工具書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新牛津英漢雙語大辭典》、外研社的法漢、意漢、日漢等多家官方版APP均需收費,但非官方版本則普遍無需交費。 內容 官方版 添加互動性 非官方 解釋基本無誤 對使用者來說,官方版電子工具書的權威性和準確性無可厚非,那么對比之下,非官方版的實際應用情況如何呢?以新華字典為例,記者在兩個版本的APP中輸入“我”字后看到,對字的剖析、解釋和組詞等查詢結果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權威版上提供了央視播音員李瑞英的標準讀音,還可以上傳自己的錄音,看看打敗全國多少人。此外,應用還具有筆順功能,每一個字的筆順都能通過視頻觀看,可見官方版更加細致入微。除了基礎的查字功能外,官方版還帶有《人名地名讀音大挑戰》和《播音員易讀錯字大挑戰》兩款游戲,增添了互動性和社交性。 不過官方版的“用心良苦”大眾并非全部買賬,一派覺得功能強大,物有所值,有網友使用后稱“還是正版更全,一些生僻字都能查到。”另一派則覺得收費太高,甚至在評論中打出1分。“工具書本來就是方便大家日常使用的,免費設限,標著‘免費’卻要收費有點不厚道。”“有那么多的免費查字軟件和網頁,打著官方旗號收費,這樣能有銷路嗎?”評論區不少網友質疑聲一片。 專家 工具書線上化不可避免 定價若太高不合潮流 根據亞馬遜中國日前發布“2017全民閱讀報告”中顯示,電子書作為閱讀的重要形式,已越來越多地被讀者接受,90后和00后對于電子書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齡段,紙電“一起讀”成為主流。 科技專欄作家信海光解釋,傳統工具書其實很早就開始有向電子書轉變的趨勢,“像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百科類信息,在網上其實已逐漸替代工具書的功能被大家廣泛使用。所以說,工具書線上化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工具書不同于小說等書籍,它會被大眾反復使用,而在線上對于其更新維護也更加方便。此外,互聯網的超級鏈接形式,也很適合用在工具書的應用上,我認為傳統工具書在下一代可能會被淘汰。”對于官方版本大多采用收費模式的作法,他表示,“從工具書本身的公益性來說,定價當然越低越好,否則,商業氣息太濃的作法不適合時代潮流,很難成功。” |
相關閱讀:
- [ 05-18]張碧晨美國粉絲愛上“中國風” 查字典翻唱《涼涼》
- [ 09-10]新生姓名生僻字多 開學老師先忙查字典(圖)
- [ 05-20]邊查字典邊聊天 武漢小伙網上追到“洋媳婦”
- [ 09-02]新生姓名個性生僻 班主任點名需查字典
- [ 05-10]加盟成都臺藝術片 濮存昕超敬業配音不忘查字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