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化解“三不為”現象 受訪干部群眾建議,要化解“三不為”現象,首先,針對“不敢為”,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設立容錯機制并嚴格劃定邊界,明確各級權責范圍,為真正敢擔責、敢創新的干部卸下包袱,破解“怕擔責”困局。建立健全“顯績潛績兼顧、結果過程協調、重點全面銜接、成績公論互補”的考核評價體系,為獎誰、容誰提供準確依據。 陜西省延安市紀委書記曹遠勃說,容錯決不是降低工作要求,而應將容錯糾錯與提醒、函詢和誡勉相結合,發揮教育、懲戒和保護干部的作用,真正為創新者撐腰打氣、為擔當者保駕護航。 其次,在明確問責劃定履職“下線”的同時,突出正向激勵,引導干部奔“上線”,解決動力不足導致的“不愿為”現象。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委組織部部長孫淑芳說,該區在近期鄉鎮黨委換屆中,將3名成績優異的扶貧工作站站長選拔到上級黨委、政府班子中,傳遞出“能者上”的強烈信號,引發干部積極反響。 陜西黃龍縣委書記任高飛說,在強調權責對等的情況下,宜拓寬勇于干事創業、進取創新干部的發展空間,給予其更大平臺,讓干部有更多榮譽和事業上的“奔頭”。 第三,針對本領恐慌和能力短板下的“不會為”,多措并舉建立干部“補短板”制度,補齊思維和能力上的不足。 定西市安定區委書記趙眾煒說,安定區不少鄉鎮書記、鎮長甚至沒有出過甘肅省,眼界不寬、接受新生事物慢也是欠發達地區干部的普遍短板。建議豐富多形式、多載體、跨地區的培訓制度,讓干部能走出去開闊眼界、增長才干。陜西一位曾在東部地區掛職的縣委書記建議,加強東西部之間各層次的干部交流任職,為西部帶來發達地區的先進理念。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針對少數干部中出現的廉而不勤、為官不為、不敢擔當等問題,一些省份已經開始相關探索。2016年,陜西省委出臺“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的“三項機制”,旨在充分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活力。截至目前,陜西各級政府部門運用“三項機制”提拔重用干部1122人,容錯糾錯244人,“能下”調整760人。(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陳晨 李平 刊于《瞭望》2017年第25期) |
相關閱讀:
- [ 06-07]“陽光殺菌”負擔輕了 時不我待責任重了——各地鄉鎮干部群體現狀掃描
- [ 06-05]永泰清涼鎮精準扶貧:受災平困戶半年就“摘帽”
- [ 06-01]評論:降級干部去哪兒不應成為秘密
- [ 05-24]干部爭當太平官引警惕 容錯“定心丸”見效了嗎
- [ 05-23]警惕花式為官不為 只擼袖子不干實事
- [ 05-12]水系治理推進到哪 一線考察跟進到哪
- [ 05-08]福州市強化環保一線考察 全面推進環保工作完成
- [ 05-05]干部群眾認可度不高 巡察僵局如何破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