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的本領恐慌: “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 相較于個別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的傾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調研發現,部分基層干部不適應發展新形勢,出現本領恐慌的情況更為普遍。 西北某省一貧困縣地理位置偏僻、資源匱乏,自然條件較為艱苦。近年來,當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電商+脫貧”使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25.4%下降到2015年的14.1%。在該縣貧困程度較深的一個山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看到,無線網絡覆蓋全村,村民嫻熟使用互聯網銷售山貨,2016年人均收入突破8800元。 同在這個省的另一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當地黨委、政府也渴望借助信息技術發展特色農業,并提出將前述縣作為榜樣,但基層干部群眾接受和運用互聯網的思維、能力卻明顯滯后。在該區一個貧困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發現,12位村民組長僅有2人有智能手機,多數黨員不會使用互聯網,對發展電子商務也不甚了解。 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短板只是一個縮影。《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到,相較于東部發達地區,西部一些地區少數干部接受新興事物較慢、開拓創新精神相對不足。特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后,學習能力不足、本領恐慌導致的“不會為”,漸漸成為困擾他們的最大短板。 西部一能源大市市委書記說,當前一些干部的“不作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能力短板,“不會作為”。以該市為例,前些年能源經濟拉動形成了“路徑依賴”,而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少數干部卻沒有及時轉換思維,被動等待能源價格回升,創新能力和學習意識都不夠。“我們提出發展大數據產業,有的干部自己都搞不懂大數據是什么。與別人談合作,幾乎不在一個對話平臺上。” “本領恐慌在基層干部中較為普遍。”西部一位市轄區區委書記舉例說,幾年前,當地決定培育一批種養殖大戶,盤活撂荒的耕地。許多干部一臉茫然,干部們的不理解,原因在于,他們對中央精神學習不夠。“直到現在,類似情況依然存在。” “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多位受訪基層干部坦言,當前少數干部的不適應、不會為,也有一部分是長期形成的“等、靠、要”慣性思維在作祟,工作缺乏主動性。 一位村支部書記說,作為村干部,以前只需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就可以了。現在自己雖然也在不斷學習,但受文化基礎和眼界所限,總感到有點“跟不上步伐”。例如在精準扶貧領域,村兩委就辦法不多。 |
相關閱讀:
- [ 06-07]“陽光殺菌”負擔輕了 時不我待責任重了——各地鄉鎮干部群體現狀掃描
- [ 06-05]永泰清涼鎮精準扶貧:受災平困戶半年就“摘帽”
- [ 06-01]評論:降級干部去哪兒不應成為秘密
- [ 05-24]干部爭當太平官引警惕 容錯“定心丸”見效了嗎
- [ 05-23]警惕花式為官不為 只擼袖子不干實事
- [ 05-12]水系治理推進到哪 一線考察跟進到哪
- [ 05-08]福州市強化環保一線考察 全面推進環保工作完成
- [ 05-05]干部群眾認可度不高 巡察僵局如何破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