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5日電 香港《大公報》15日刊發社論指出,從今年前五個月的工業增加值、零售總值與進出口貿易等經濟數據來看,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達到6.8%至6.9%的機會不低,增幅將處于全球前列位置,令唱衰中國經濟論不攻自破。 資料圖:廈門房地產開發商正在建設中的高達64層的海景樓盤。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文章摘編如下: 在房地產調控措施與金融去杠桿力度加大之下,中國經濟未有如外界估計般出現明顯走樣。上月工業增加值與消費品零售分別增長6.5%與10.7%,反映內部需求大致穩定,而今年前五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6%,較前四個月放慢0.3%,主要是房地產與基建投資減速,但放緩趨勢依然溫和可控,中國經濟基本面繼續保持穩好、韌力十足。 從今年前五個月的工業增加值、零售總值與進出口貿易等經濟數據來看,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達到6.8%至6.9%的機會不低,增幅將處于全球前列位置,令唱衰中國經濟論不攻自破。目前中國經濟轉型已見到實質成效,增長質量有所提升,加上仍有充足政策工具應對各項經濟挑戰,中國經濟可望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不禁令人質疑穆迪下調中國信貸評級是別有用心,誤導市場。 其實,金融市場不甚認同穆迪將中國評級下調,從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止跌回升以及在港上市國企股持續走高便可以反映出來。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公開與穆迪唱反調,加入唱好中國經濟前景行列,進一步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由6.6%向上修訂為6.7%,短短三個月內已兩度調升預測,不但引證中國經濟形勢穩中向好是客觀事實,更是對唱衰論作出強而有力反擊,難怪今年不斷唱空中國、沽空人民幣的炒家節節敗退。 正如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聞所言,中國有能力、有條件應對經濟存在問題與挑戰,顯然暗批穆迪下調中國信貸評級。事實上,當前中國進行供給側改革,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轉型,再配合創新創業,正持續釋放出經濟新增動能。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上月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升幅分別逾10%,而上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更達22.5%,高于整體投資13.9%,而去產能與去庫存也有一定進展,今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已分別完成六成與四成,而上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減少8.5%,降幅比前月擴大1.3%。 針對樓市泡沫與影子銀行問題,中國在調控房地產與金融去槓桿毫無疑問仍需進一步給力,以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事實上,上月貨幣供應(M2)增長放慢至9.6%,創出歷史新低,但這只是反映中國減少依賴信貸拉動經濟增長。隨著貨幣供應增長放緩、銀行按揭與貸款利率上升,將有助遏抑樓市泡沫與加快金融去槓桿,有利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歐洲央行首次將人民幣列為外匯儲備資產,已將外匯儲備價值五億美元資產轉換成為人民幣資產,可視為對人民幣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以至中國經濟前景投下信心一票。 |
相關閱讀:
- [ 06-15]5月份經濟主要數據折射中國經濟新活力
- [ 06-15]中國首次亮相耶路撒冷國際書展 展書種類豐富
- [ 06-15]中國夢·一線故事 草根發明家
- [ 06-15]解決人類現實挑戰的中國方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