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披露去年254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 環境質量惡化8市一把手被約談 2016年度中國的環境質量發生了哪些變化?6月5日夜間環保部發布的《2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從大氣、水、土壤等各個方面給出結論。 同時,《公報》對過去一年環境執法力度給予充分肯定,《公報》稱,環保部門處罰的五類案件同比增長近一倍。同時,因環境質量惡化,8個城市的政府主要負責人被約談。 但是,2016年度,全國的空氣質量離全部達標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據《公報》透露,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仍有254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占比超過七成。 超7成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 大氣質量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而2016年進入冬季以后,頻繁發生的空氣重污染會對整年的空氣質量造成多大的影響?《公報》說,2016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84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全部城市數的24.9%;254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占75.1%。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比2015年上升2.1個百分點;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1.2%。 同時,338個城市發生重度污染2464天次、嚴重污染784天次,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的80.3%,以PM10為首要污染物的占20.4%,以O3為首要污染物的占0.9%。 據《公報》介紹,過去一年,有32個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超過30天,其中包括分布在新疆(部分城市受沙塵影響)、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北京和陜西。2016年度,空氣最差的十個城市是衡水、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唐山、鄭州、西安、濟南和太原。 京津冀區域在三大區域中,空氣質量仍是最差。《公報》披露,13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43.2%,其中,重度污染為7%,嚴重污染為2.2%。該區域中,4個城市的優良天數比例低于50%。北京優良天數比例為54.1%,比2015年上升3.1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2015年減少7天。 此外,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第一階段實施監測的74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4.2%,比2015年上升3.0個百分點;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5.8%;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9.1%。 雖然空氣質量不盡如人意,但是,各級環保部門為保衛藍天仍做了大量努力。據《公報》介紹,2016年,實施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加快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制定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全國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404.58萬輛,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統一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等等。 值得肯定的是,2016年,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比2015年上升2.1個百分點;8個城市的優良天數比例為100%。 超過一成高等植物受到威脅 《公報》對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狀況也做了介紹,其中,《公報》透露,對全國34450種高等植物的評估結果顯示,受威脅的高等植物有3767種,約占評估物種總數的10.9%;屬于近危等級(NT)的有2723種;屬于數據缺乏等級(DD)的有3612種。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高等植物達10102種,占評估物種總數的29.3%。 對全國4357種已知脊椎動物(除海洋魚類)受威脅狀況的評估結果顯示,受威脅的脊椎動物有932種,約占評估物種總數的21.4%;屬于近危等級(NT)的有598種;屬于數據缺乏等級(DD)的有941種。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脊椎動物達2471種,占56.7%。 《公報》說,已發現5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對中國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已造成嚴重影響。 對于哪些地方生態環境優良?《公報》稱,生態環境質量“優”和“良”的縣域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一般”的縣域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東北平原中西部、內蒙古中部、青藏高原中部和新疆北部等地區,“較差”和“差”的縣域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西部、甘肅西北部、青藏高原北部和新疆大部。 行政處罰比上年增長五成多 2016年,環保部對環境質量惡化趨勢明顯的8個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公開約談。《公報》認為,過去一年,環境執法力度明顯加大,僅各級環境保護部門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就有12.4萬余份,罰款66.3億元,比2015年分別增長28%和56%。同時,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等五類案件共22730件,同比增長93%。 據《公報》介紹,2016年,加快建立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建成由352個監控中心、10257個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組成的污染源監控體系。此外,還修訂《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開展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其中,環保部直接調度處置突發環境事件60起,有力維護環境安全和群眾合法權益。 2016年,環保部門繼續加大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監管,《公報》稱,環保部對84個重大項目環評文件進行批復,涉及總投資9108億元,對11個不符合環境準入要求的項目不予審批,涉及總投資970億元。 |
相關閱讀:
- [ 06-06]青島公益組織走進云水謠景區開展環保志愿活動
- [ 06-06]南平市圖書館參與6.4文明城市環保公益活動
- [ 06-06]福州環保路長榮大廈樓頂現違建 面積數百平方米
- [ 06-06]陜西環保集團2017絲博會專場簽約22億元項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