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6月2日至4日,第十六屆亞洲安全會議暨香格里拉對話會(簡稱“香會”)在新加坡舉行。12個國家的國防部長或軍方領導人出席,22個國家的部長級政府代表團參會,另有來自39個國家的高級別國防官員和學者出席會議。 當前亞太地區安全形勢雖然總體穩定向好,但地區安全問題日趨復雜多元,傳統熱點問題時有升溫,非傳統安全領域新挑戰層出不窮,對地區穩定和繁榮構成嚴重威脅。本次對話會就不同領域的安全議題舉行了五次全體會議及四場特別小組會議,各國防務官員和學者進行了廣泛溝通,促和平、求穩定、謀發展仍是大多數國家的戰略取向和共同訴求。 為解決復雜地區熱點問題提供中國思路 中國軍方從2007年開始連續11年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參會,今年率團出席對話會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在3日下午的四場特別小組會上,中方代表團就“亞太地區核威脅”“安全合作新模式”“新興科技對國防的影響”和“避免海上沖突的實用措施”等議題與各國代表進行了坦誠深入交流。 何雷在“安全合作新模式”主題會議中闡述了中國構建亞太地區安全合作模式的原則立場。他表示,近年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為破解國際關系中的“安全困境”,構建亞太安全合作的新模式,維護亞太持久和平提供了嶄新思路。中國始終是國際和地區安全的維護者、建設者、貢獻者,努力發展和改善與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積極倡導解決復雜地區熱點問題的新思路。 朝鮮半島核問題是此次“香會”各方關注的焦點。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系研究中心姚云竹在“亞太地區核威脅”主題會議上表示,中方已經提出了解決半島核問題的“雙軌并行”思路和“雙暫停”建議,中國為朝鮮半島無核化做出了積極努力,也將繼續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共同努力。 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周波在小組會議發言中通過引述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等,闡明中方對避免海上沖突的看法。“中國聲音”讓特別小組會議受到參會各方普遍關注。 美國在亞洲戰略領導力的信譽或將進一步受損 在3日上午的首場全體大會上,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就“美國和亞太安全”主題作主旨演講。這是馬蒂斯履新以來首次在亞太地區公開發言,他在演講中闡述了美國對朝核問題、中美競爭與合作、南海問題、打擊恐怖主義問題等的看法。 “馬蒂斯參會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表明美國還將長期參與亞太事務,恢復區域國家對美國的信心。”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但這個目的并沒有完全達到,大家還得看美國的行動。”在黃靖看來,“馬蒂斯演講的最大缺陷”是沒能提出一個完整的亞太政策框架,也沒有表明美國的戰略重點和今后的主要政策目標,“令人比較失望”。 在馬蒂斯演講后的問答環節,不少國家代表對美國的安全政策提出尖銳問題,這是以往“香會”中所少見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防和戰略研究中心教授休·懷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馬蒂斯所說的是空話,那么美國在亞洲戰略領導力的信譽或將進一步受損。 3日中午,新加坡防長黃永宏主持了與會的22位部長級官員及代表的圓桌討論。部長們重申了一個健康、建設性的中美關系的重要性,表示主要大國可以在共同領域開展合作,以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這反映了一個根本事實,中美關系是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如果中美關系穩定,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甚至世界和平都有保障。”黃靖說。 加強合作溝通,避免戰爭沖突是主流聲音 當前,亞太地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已經形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將來時,而是現在進行時。加強合作溝通、避免戰爭沖突,依然是“香會”上的主流聲音。 中國提出并踐行的亞洲安全觀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為亞太安全合作開辟了廣闊前景。針對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及部分國家防長在會議發言中提到的“基于規則的秩序”,何雷表示,中國和中國政府是國際規則和地區規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國際規則應該代表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的利益,也被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所認可,地區規則也要反映所在地區的共同利益和價值。中國和東盟國家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和最近審議通過的“南海行為準則”框架,都代表了中國對地區規則的尊重。在4日的大會發言中,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防務官員及東盟秘書長也肯定了“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的意義,認為這是東盟各國與中國通過協商解決南海爭端的重要一步。 中國在地區安全中發揮的作用也得到各方肯定。黃永宏在會見何雷時表示,中國在亞太地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的和平發展不僅在經濟上惠及各國,同時在安全上也有利于各國。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安全研究和犯罪學系主任本杰明·斯切爾對本報記者說,“中國是亞太地區的大國,將通過自己的行動幫助創建地區的安全秩序。”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沙慕丁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馬中防務合作正處在最好時期,我們與區域大國的順暢溝通避免了沖突,有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