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努力打造生態文明美麗鄭州
2017-06-05 06:53:06??來源:鄭州晚報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分享到:
|
今天是第46個世界環境日,也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后的第三個環境日,聯合國確定的主題是“人與自然,相聯相生”,中國的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再次作出重要指示:“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發展與保護的本質關系,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內在統一、相互促進和協調共生的方法論,使我們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的過程,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綠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強化生態意識 建設生態文明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污染治理,把大氣、水污染防治為重點的生態建設納入“四大重點工作”,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進一步遏制。但從整體上看,我市資源稟賦較差,環境承載能力不足,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隨著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加快推進,環境污染治理依然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之一,生態環境質量與人民群眾期盼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為積極順應省會人民對美好生態的熱切期盼,加快補齊生態環保突出短板,2017年,我市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大生態、大環保、大格局、大統籌”的要求,堅持“治”“建”并舉,著力構建與國家中心城市相適應的“森林、流域、濕地、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凈、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文明美麗鄭州。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改善環境質量,補齊生態環保短板,就必須順應發展新趨勢,進一步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認識,從根本上更新關于自然資源無價的傳統認識,打破簡單把發展與保護對立起來的思維束縛;就必須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就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努力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 堅持全面推進 優化生態環境 2017年是全面完成國務院“大氣十條”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實國務院“水十條”目標任務的重要一年,必須鉚足力量,“擼起袖子加油干”,推動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全民治污、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推動防治工作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減排的轉變,圍繞源頭治理實施“四個一批”,即淘汰一批、轉型一批、轉移一批、替代一批。大力推進“氣代煤”、“電代煤”,全市燃煤鍋爐基本完成拆改,削減煤炭消費總量,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到65%以下。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推進鋼鐵、水泥、化工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實施第五階段國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完成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任務,加快市政環衛車輛、燃油公交車更新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步伐;嚴格工作標準,全面遏制工地、道路、黃土(垃圾)裸露和渣土車沿途遺撒等揚塵污染,施工工地必須做到“七個100%”,嚴格落實“一票停工”制和“黑名單”制度;不斷強化餐飲油煙、垃圾和“小散亂污”治理;持續做好秸稈禁燒和煙花爆竹禁放工作。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機制,依據預警等級,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 堅決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以賈魯河、雙洎河流域為整治重點,堅持“全域水系、循環水系”理念,全面實施“碧水工程”。突出“建制”,建立水污染防治協調機制,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河長,以便于加強領導力量,推進上下游聯防;突出“清源”,加快實施水源工程、河湖庫渠連通工程、建設南水北調中線調蓄水庫,實現城區河道水量倍增,引來清水入河;突出“截污”,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對現有河流制排水系統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盡快實現全市建成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突出“減排”,對造紙、有色金屬、電鍍等重點水污染物排放行業開展專項整治,完成落后產能淘汰任務,減少污染入河;突出“增容”,開展生態治理工程,強化濕地保護修復,著力構建流域生態系統,打造生態景觀,增加環境容量。 加快形成土壤污染防治新局面。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和監測,推進實施農用地環境分類管理,逐步建成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基本形成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實施建設用地調查評估,建立調查評估制度,對擬收回土地使用權的企業用地及用途擬變更的企業用地,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加強建設用地環境風險管控,及時采取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加強土壤污染源監管,確定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加強日常環境監管,全面整治尾礦等固體廢物的堆存場所,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原則,制定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分年度予以實施,同時積極完成項目庫建設。 嚴格執法監管 筑牢生態屏障 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領導機制。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對本行政區和本系統環境保護負總責,以攻堅的決心、力度和勁頭,全力落實各項任務和措施,把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到具體單位、精準到每個責任人,重大事項要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嚴肅考核問責,層層傳導壓力,以責無旁貸的擔當、鍥而不舍的韌勁、痛下決心的狠勁狠抓責任落實。嚴格實施量化、現場、痕跡考核,采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掛牌督辦、區域限批等措施,確保生態環保目標任務落實到位。 堅持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途徑。制定行業攻堅治理工作方案、細則、標準、辦法,為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提供準確依據。在推廣典型上下功夫,大力推廣先進技術、先進典型、先進經驗,在資金政策上予以傾斜,指導服務助力環境污染防治工作。在檢查督促指導上下功夫,檢查前制定方案、列出單子,檢查中認真細致、逐項落實,督導結束后形成報告、分析總結,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處理建議和解決方法,確保檢查督導的威懾作用。 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的法治方式。教育引導企業樹立綠色發展觀念,自覺主動地承擔起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指導監督企業在加大投入、加快改造上下功夫,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及標準,增強治污意識,加大治理投入,落實環保措施,主動實現達標排放,大力推動企業改進工藝、提高技術含量、促進產品升級,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在加強執法監管上下功夫,對惡意環境違法行為必須實行“零容忍”,公安、環保、住建、城管、交通、水利、商務、工商等執法部門要切實擔當行業部門職責,嚴格環境執法,以抓大案要案為突破,以查處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案件為抓手,積極運用新的“兩高”司法解釋,加強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嚴厲打擊環境影響較大、危害較深、公眾反映強烈的環境違法案件,持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堅決做到按日計罰、停產整治、查封扣押、媒體曝光。 倡導全民參與 共建生態家園 大力傳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要帶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做到制度規范化、措施具體化、考核常態化;大力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技術和服務,鼓勵引導消費者使用綠色產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市民和企業負責人認真履行《鄭州市公民環保行為準則》和《鄭州市企業環保責任倡議書》,培育生態文明道德,培育崇尚自然、愛護綠色、保護生態的社會新風尚。深化綠色學校、社區、企業和環境教育基地創建活動,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通過學生帶動家庭、社區及整個社會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增強每位公民、每個家庭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爭當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推動者。 持續開展“鄭州環保世紀行”活動,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堅持正面宣傳和負面曝光相結合,督促解決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發揮新聞媒體、環保義務監督員、環保NGO以及“綠色鄭州”環保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平臺的作用,加強環保監督和宣傳。廣開投訴渠道,保持12369環保熱線暢通,扎實落實我市大氣污染有獎舉報暫行辦法、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等,鼓勵廣大市民正確運用法律手段來捍衛環境權益,使環境違法行為無容身之地。 環境是最稀缺的資源,生態是最寶貴的財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共建美麗家園,是970多萬鄭州人民的殷切期盼。讓我們攜起手來,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力推進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實現綠色發展,為共同構筑生態文明家園、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而努力奮斗! |
相關閱讀:
- [ 06-02]習近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 06-01]福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精心呵護綠水青山
- [ 05-26]精心呵護綠水青山
- [ 05-25]巡查打擊并重 呵護綠水青山
- [ 05-19]福建: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依法守護綠水青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