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告別“單打獨斗”,推動產業集群 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數據資源規模及種類增加、科技巨頭和風投日趨關注、人工智能平臺數量和規模激增,將給中國一次“后發制人”的機遇。麥肯錫預計,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市場將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長,遠超全球市場20%的復合年增長率。 “人工智能有今天的形勢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想保持好這樣的態勢,使得社會長期關注,需要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于海斌在2017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上說。 事實上,中國只有不到25%的人工智能從業者擁有超過10年的行業經驗,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50%。必須承認,盡管中國在語音識別等細分領域上已頗具領先地位,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的建設稍顯緩慢,人工智能在產學研之間還尚未形成完善的共贏機制。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目前仍以‘單打獨斗’為主,缺乏技術間的協同,產品間的互聯互通和上下游的互動缺乏有效協調,無法形成發展合力。”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溫曉君建議,要建立集技術研發、示范應用、產品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等功能為一體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人工智能創新孵化中心,促進產融對接。 而打造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提升人工智能的集群式創新能力,無疑需要各地方政府和產業園區運營商的扶持。去年至今,政府頻繁出臺相關規劃方案,要求培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建立人工智能產業體系、創新服務體系和標準化體系,打造人工智能市場應用規模。 “如果說以前人工智能是散兵游勇,那以后就是被納入編制的正規軍了。”達泰資本創始人葉衛剛表示,希望政府能過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支持這個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有業內專家指出,人工智能必須通過應用落到不同產業,才能釋放其巨大潛能。人工智能這種新技術結合教育、醫療、客服、家居、穿戴設備、機器人、電子商務等各行各業,對傳統行業都帶來很大的沖擊,將促進各領域產業的蓬勃發展。 ? |
相關閱讀:
- [ 05-25]資金+人才,人工智能領先的關鍵
- [ 05-17]人工智能新用途 日養老院引進機器人陪聊
- [ 04-14]日本央行行長:活用人工智能將有益經濟發展
- [ 03-27]美財長:人工智能50年至100年內不會威脅就業
- [ 03-14]霍金:人類應建立有效機制 防范人工智能威脅
- [ 03-01]日本交易所將使用人工智能 監管市場不正常交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