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技術研究領先,創新驅動發展 打開支付寶,我們可以和阿里機器人進行對話;打開手機,語音識別可以為我們解答問題;打開訊飛輸入法,可以實現高精度語音轉化為文字輸入;打開百度,可以為我們推薦最需要的搜索方案…… 人工智能,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增長率達到43.3%,突破100億元,預計2017年達到152.1億元,并于2019年增長至344.3億元。 由此,業內人士將2016年定義為“中國人工智能元年”。這不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產業本身的火爆,更是因為人工智能概念在整個市場中分量的遞增。 一方面,中國人工智能研究正處于爆發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表示,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究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累計達到15745項,位列全球第二,中國已是當今世界人工智能研發領域的領頭羊之一。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也迎來了政策上的利好,首次作為新興產業的代表,被寫入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除去國家層面的政策之外,各地政府也開始密集出臺人工智能產業配套扶持資金政策,努力解決企業發展的實際問題。”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向陽指出,截至2016年底,已有超過30個城市將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對象,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達40余家。 另一方面,基礎研究的進步使得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得到了很好的支撐。“在PC互聯網時代,中國是追隨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有許多產品創新;在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在產品與技術方面都可以有很多創新。”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表示,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當今中國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我們曾經依靠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支撐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規模擴展,但這已經成為歷史”,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說:“加快從要素驅動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人工智能是一種解決方案。” |
相關閱讀:
- [ 05-25]資金+人才,人工智能領先的關鍵
- [ 05-17]人工智能新用途 日養老院引進機器人陪聊
- [ 04-14]日本央行行長:活用人工智能將有益經濟發展
- [ 03-27]美財長:人工智能50年至100年內不會威脅就業
- [ 03-14]霍金:人類應建立有效機制 防范人工智能威脅
- [ 03-01]日本交易所將使用人工智能 監管市場不正常交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