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注冊管理改革駛入快車道 受理窗口半年增至76個
2017-05-27 08:11:52?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房小奇 |
分享到:
|
上海重慶將建商標審查協作中心 申請量的連年攀升,也推動商標審查體制改革不斷提速。 面對申請量快速增長的現狀和審查時限的壓力,工商總局決定通過委托、外包等方式,將商標注冊部分程序性和服務性工作交給審查協作中心承擔。 2016年12月1日,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掛牌運行。今年初,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支持國家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建設,并列入2017年省政府重點工作。 除了廣州,審查協作中心的數量還在增加。劉俊臣介紹,目前,上海中心籌備工作已全面啟動,重慶中心的籌備工作將適時啟動。 去年查處商標執法案件2.8萬件 商事制度改革中所秉承的原則“寬進嚴管”,對于商標領域同樣適用。為此,探索構建知識產權綜合執法模式,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提出“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 而在此之前,義烏、深圳等地就已先行先試,并取得顯著成效。 據浙江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義烏通過試點開展知識產權“三合一”綜合執法改革,走出了一條“便捷高效、執法有力”的新路子。2016年,義烏查處商標侵權案件920件,較改革前的2014年增長了25%。 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查處商標執法案件2.8萬余件,涉案金額3.5億余元,扭轉了近年來商標執法案件逐年下降的勢頭。今年一季度,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4610件,案值4622.7萬元。 “監管執法力度的加大,對侵權假冒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劉俊臣說。 中國企業全球注冊商標30萬件 劉俊臣同時坦陳,雖然中國的商標申請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整體而言,我國品牌開拓國際市場的意識還有待增強,商標海外布局相對滯后,國際化程度不高。 據統計,2014年的280余萬商標注冊申請中,僅有4%赴國外尋求商標保護。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瑞士的商標申請中75%是國際商標,美國國際商標占比45%。 這種情況,2015年的數據仍然大抵如此。當年,中國企業提交馬德里申請2000余件,仍僅占國內申請量的4%,而瑞士這一比例為72%。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中國企業在全球共注冊商標30萬件,而日本卻有300萬件。 隨著商標品牌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企業海外注冊商標的意識正在不斷增強。劉俊臣透露,我國申請人提交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2016年達到3200件,在馬德里體系中的排名,已從2009年的第八位躍居第四位。 |
相關閱讀:
- [ 05-26]幾十萬瓶假啤酒流入福州?工商部門將介入調查
- [ 04-26]中國受理商標注冊申請連續十五年世界第一
- [ 04-13]觀察:“惡意商標”興風作浪,下一個傷到誰 ?
- [ 04-12]"杜潯酥糖"十年商標爭奪戰 期望能釋放地標紅利
- [ 03-10]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我國商標申請量及注冊量均為世界第一
- [ 02-17]福州市啟動知名商標認定工作
- [ 02-16]漳州獲批開展商標注冊申請受理業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