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記者蹲點筆記⑥——來自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上灘村的報告

      2017-05-24 16:17:54?吉蕾蕾?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生態畜牧業已經成為上灘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圖為牦牛養殖大戶李存庫正在山上趕牛。

      盡管種植土豆比較繁瑣,但產量高、效益好。村民加入合作社后,每畝能增收近1500元。

      如今,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正在村里如火如荼地推進。到今年9月底,村里的田間道路、橋梁將煥然一新。

      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后,村民都會到合作社去打工,每天70元的收益讓不少村民擺脫了貧困。經濟日報記者 吉蕾蕾攝

      上灘村地處偏遠,信息閉塞,觀念陳舊,村民多以土地為生,靠天吃飯。近年來,村里確立了“一工(務工)、二養、三種”的扶貧基本思路,有計劃組織實施勞務輸出,立足當地優勢擴大養殖規模,并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同時,金融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醫療扶貧等多措并舉,形成了穩定的脫貧致富局面。

      因戶施策——

      干部與貧困戶結“親戚”

      5月3日,連續幾天的雨雪天氣終于有所好轉。傍晚時分,村民昝滿貴姐正在院子里拾掇晾干的中藥材。大門口突然有人喊:“貴姐,城里來親戚啦!”貴姐趕忙出門相迎,原來是趙俊芳來了。

      趙俊芳是青海省西寧市衛生監督所的黨支部書記,他認貴姐這個“親戚”已經2年了。看到“親戚”來了,貴姐笑容滿面地拍了拍手上的灰,連忙拉著趙俊芳的手往屋里請。

      貴姐家是因病致貧、因學致貧的貧困戶。丈夫馬得庫體弱多病,患有肺心病,常年服藥,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每年醫藥費需要3萬多元。她的一雙兒女都在上大學,每年學費也要1萬元左右。貴姐一邊要照顧患病的丈夫,一邊又要為生計忙活,46歲的她看上去特別蒼老。

      讓貴姐欣慰的是,盡管家里困難,但孩子學習都好,而且非常孝順。“女兒的生活費都是自己勤工儉學掙來的,有了余錢還補貼家用。”談起女兒,貴姐臉上寫滿了驕傲。她說,女兒剛考上青海大學時,由于家里困難,兒子也要上學,女兒不忍母親太操勞,曾提出自己出嫁要些聘禮補貼家用。貴姐說,“我堅決沒同意,我們這輩已經很窮了,他們不能跟我們一樣。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有出息”。

      青海省國土資源廳駐上灘村第一書記周丹文知道貴姐家的情況后,積極幫助貴姐申請幫扶,因戶施策。一方面,通過青海省出臺的“一聯雙幫三治”的扶貧工作機制,協調聯點幫扶單位西寧市衛生監督所,與貴姐家結對認親,發揮行業扶貧優勢,實施醫療救治幫扶;另一方面,為了讓貴姐盡快脫貧,通過金融扶貧政策,幫助她貼息貸款3萬元發展藥材生意,今年又申請了人均5400元的產業發展資金,發放西門塔爾母牛3頭。去年,周丹文又幫助貴姐家申請了低保貧困戶,每年每人可享受2016元的補貼,她的兒子女兒也申請到了1.2萬元的大學生困難救助。

      回想起揭不開鍋的日子,貴姐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她告訴記者,2015年,丈夫住院5次,家里的所有積蓄都花光了,還欠了不少外債,連電費都交不起。她感慨地說,“如果不是村里周書記為我們申請幫扶,脫貧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不會攀上省里的‘親戚’,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

      如今,她的女兒在青海大學讀大四,今年就要畢業了,由于成績優異,已被山東東阿阿膠公司聘用。兒子19歲,今年也將從西安醫藥科技職業學校畢業,現在正在杭州一家藥企實習。“兒子女兒終于可以自己賺錢了。”貴姐說,苦日子也算是熬出來了,“今年我也要積極脫貧,不能拖全村的后腿”。

      拔掉“病”根——

      為村民脫貧增底氣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導致村民貧困的重要原因。季存兒就是上灘村因病致貧的貧困戶。

      回憶起致貧原因,季存兒說,女兒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在學校突然暈倒,送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患有癲癇。從此,每年需要花費5000元至6000元的醫藥費不說,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女兒也有了心理陰影,成績一路下滑,性格也變得孤僻。為了照顧女兒,季存兒和丈夫不敢外出務工,僅靠家里種點地,養幾頭牛勉強維持生活。

      同樣的“不幸”也落到了李德良家。李德良說,兩年前,突然接到女兒學校的電話,說女兒忽然暈倒了,他馬上趕往醫院,診斷結果是女兒患上了癲癇。女兒生病,妻子身體又不好,李德良只能在家附近找些零活干,日子過得十分緊巴。

      2015年10月份,駐村第一書記周丹文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季存兒、李德良家的生活。

      經過走訪查證,周丹文發現全村疑似癲癇病的女孩有8人,其中已有2名女孩輟學在家。由于孩子生病,這些家庭基本上都成了貧困戶。

      為了幫助孩子查出病因,讓貧困戶從困境中走出來,周丹文積極聯系縣市衛生部門,前后兩次組織專家對8名女孩進行免費會診。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其中7名女孩并沒有患上癲癇病。

      “當得知女兒沒生病的時候,一塊壓在全家人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季存兒說,這次確診改變了她一輩子的命運。令她欣慰的是,現在讀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學習成績優異,性格變得開朗了。

      季存兒說,她今年參加了村里的養雞合作社,收到了80羽雞苗。順利的話,再過幾個月雞苗長大,算上雞蛋和肉雞的收益,到年底再賺個9000元應該沒問題。同時,季存兒家今年還能享受到人均5400元的產業發展扶貧資金。“算上這次分發的4頭牛,家里就有10頭牛了。不算母牛生的小牛,公牛養到8個月至少也能賣到5000元左右,今年脫貧肯定沒問題!”

      去年已經脫貧的李德良說,女兒的“病”確診后,他就外出打工,年底掙回了2萬元,家里還增養到10頭牛,日子也過得去,“去年我主動申請脫貧,把政府的一些好政策留給更困難的貧困戶”。

      周丹文告訴記者,上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83戶,其中有50戶是因病致貧,“娃娃生病,全家對生活沒了期望,脫貧都難,更別說致富了”。如今,這些女孩紛紛背上書包走進學校,有的學習成績還名列前茅。

      “要想致富奔小康,先送子女上學堂”的標語醒目地寫在了村里的紅墻上。

      “要找準致貧的‘病’根,對癥下藥,必須先解決群眾看不起病、不看病的難題。”周丹文說。

      駐村以來,周丹文積極主動聯系西寧市4家愛心醫院,在村里開展義診并為行動不便的貧困戶上門免費送醫送藥。如今,在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的支持下,周丹文籌集了23萬元專項資金,建設了80平方米的標準村級衛生室,預計今年6月份就能投入使用。

      依托產業——

      “牛司令”有個致富夢

      近年來,依托4.08萬畝的優良草場和村民世代養殖牛羊的經驗和技術,上灘村確立了把生態畜牧業作為主導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看到實際利益的村民也逐漸改變了以前的養殖思路,由原來養一兩頭牛,發展到七八頭,甚至幾十頭、上百頭。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村民李存庫。

      45歲的李存庫是村里的牦牛養殖大戶,養殖牦牛已經有20多年。李存庫心里有本明白賬,當時在外務工一天10元,除去春種和秋收的時間,真正在外打工的時間只有4個月,最多也就賺1200元,還不算吃喝。回家后,他花1200元買了12頭牦牛,在山上散養了1年,不算生下的小牛犢,8頭公牛賣了2400元。

      嘗到甜頭的李存庫,從此和牦牛結下了不解之緣。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對牦牛習性了如指掌的他,如今在山上散養的牦牛已達160多頭。

      一手持毛鞭、一手持望遠鏡站在山腰上的李存庫宛如一位“牛司令”。記者疑惑,相比而言,黃牛見效快、價格高,還不用滿山跑,為什么選擇養牦牛而不養黃牛呢?李存庫笑著說,黃牛必須早出晚歸,而且每年只有4月份至8月份能上山吃草,天冷就得喂食,飼料成本太高。

      “牦牛不同,它們一直生活在山上,吃的是冬蟲夏草,喝的是天山雪水,雖然長得慢,但不易生病。”李存庫說,公牛長1年可以賣上4000多元,雖然抵不上黃牛的價格,但是算上飼料錢也差不了太多。

      談到今年村子要達到脫貧摘帽的目標,李存庫說:“一個人富不算富,能帶動村民,帶動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才是真的富。”去年6月份,他成立了大通存盛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其中有3名成員是貧困戶。

      李存庫當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銀行申請30萬元的貸款,“有了這筆錢,可以雇工幫忙育肥,也可以以低于市場價一半的價格把小牛犢賣給貧困戶養殖,讓他們也能發展養殖業,大家共同脫貧致富”。

      “目前看來,定位發展生態畜牧業為當家產業,這條路是選準了、走對了。”村干部介紹,以村民養殖10頭黃牛為例,在保持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年僅新增的小牛犢就可為村民帶來1萬元至2萬元的收入。同時,為了充分利用貧困人口人均5400元的產業扶持資金,上灘村村兩委日前編寫了《大通縣向化藏族鄉上灘村2017年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將投入103.68萬元,為有產業發展經營能力的45戶貧困戶購置西門塔爾母牛,進一步拓寬貧困戶發展道路。預計今年6月中旬,這些“脫貧牛”將發放到貧困戶家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伊人大杳焦在线|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 欧美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绳艺sm调教室论坛|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91在线播放国产|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3|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的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男男chinese同志gay露脸飞机|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gogo全球高清大胆啪啪| 污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 在线看欧美三级中文经典|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一个人看的毛片| 日韩美香港a一级毛片| 国产免费a级片| 中国黄色在线观看| 男攻在开会男受在桌子底下|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欧美国产日本| 欧美精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一级| 影音先锋男人站| 人人添人人妻人人爽夜欢视av|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 杨幂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