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妮 攝 在中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全國將有包括成都非遺節在內的1700多項非遺活動同步開展。2016年國務院將“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6月10日將是調整后的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文化部23日在北京舉行相關發布會。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王晨陽發布了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的主題、口號和重點內容。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為“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同時確定了4個宣傳口號,分別是“保護非遺——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振興”“保護傳承非遺,展現生活智慧”“活力社區,活態非遺”“振興中國傳統工藝”。 他介紹,相較往年,今年遺產日的非遺活動聚焦非遺實踐,注重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積極動員各種力量參與,著力構建全社會宣傳非遺保護的系統化、常態化格局。 此外,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是今年遺產日的主場活動,將于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市舉辦。非遺節的主題是“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遵循“走進生活,活態活力”理念,以“世界風、中國節、中國戲、中國藝”為活動主線,舉辦國際非遺系列大展、國際會議和國際論壇、非遺競技、中國傳統表演藝術進社區等一系列活動。 除主場活動以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各相關單位,包括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參與高校等,都將組織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活動,如:上海將在大世界舉辦“百年薪傳承——非遺嘉年華”;河北將聯合北京、天津在廊坊舉辦“第三屆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文化部恭王府將舉辦“非遺服飾秀”,中國昆曲古琴研究會將舉辦“良辰美景——古琴昆曲演出季”;國家圖書館將舉辦“非遺講座月”。 (記者 應妮) |
相關閱讀:
- [ 05-22]全國科技周科普活動拉開帷幕
- [ 05-18]工商部門提醒:傳銷組織借網絡平臺“改頭換面”需警惕
- [ 05-18]國家海洋局:開展6種北極考察活動應提出申請
- [ 05-10]2017“習酒·我的大學”大型公益助學活動貴陽啟動
- [ 05-05]江南古鎮傳統民俗迎“立夏”
- [ 05-02]一個“女老總”管著60個“兵” 法官揭秘傳銷組織運作內幕
- [ 05-02]臺江開啟讀書主題活動 每個街道將組織10場閱讀推廣活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