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黃郎”——“我是活一天賺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回國7年,黃大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出差。 “白天開會、洽談、輔導學生,到了晚上別人都休息了,他就坐午夜航班去出差,因此人送綽號‘拼命黃郎’。” “拼命黃郎”的一天大多是這樣度過的: 早起,冷水洗臉,一大杯黑咖啡,轉頭埋在小山似的資料中。 中午,大家去食堂,他盯著電腦喊一聲:“兩個烤苞米。”沒有烤苞米,他就從書包里掏出兩片皺巴巴的面包。 下午,辦公室門口排起長隊,校內外的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找他請教。 半夜,他不出差就加班,有時還會和一些專家電話交流。 “黃老師經常會接到一些單位的電話,就一些重大突發事件和棘手問題征詢意見,時間多半是在后半夜。” 同一個團隊的“千人計劃”專家王獻昌很擔心:“你這是拿命在做科研啊!” 這位“拼命黃郎”卻在微信朋友圈里這樣說:“我是活一天賺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2016年11月29日凌晨,北京飛成都的最晚航班剛一落地,黃大年被急救車接走。 “病人什么情況?”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急診室內,醫生一邊推著擔架床,一邊問同行的人員。 “胃很疼,在飛機上就昏過去了。” “他吃什么了?” “今天沒顧上吃飯,登機前就喝了一瓶冰可樂。” “可樂?”醫生皺皺眉頭,伸手想抽出病人懷里抱著的筆記本電腦為他做初步檢查,卻被對方抱得死死的。黃大年醒來第一件事就趕緊摸了摸懷中的電腦,然后長舒了一口氣,對旁邊同行的人員說:“我要是不行了,請把我的電腦交給國家,里面的研究資料很重要。” 天剛擦亮,黃大年一邊往嘴里塞了一把速效救心丸,一邊頭也不回地走出了醫院:“還有個會,挺重要的,我得去。” 回到長春,黃大年被強制做了體檢。等結果的那兩天,他又去北京出了趟差。 檢查結果出來了:膽管癌。 腫瘤已蔓延到胃部和肝部…… 愛國情懷——“海漂”18年,難忘初心:“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2004年3月,父親突然病重,進入彌留之際。黃大年正在1000多米的大洋深處進行“重力梯度儀”軍用轉民用領域的技術攻關。如果不是英國導師極力推薦,美方不會讓一個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黃大年把眼淚咽到肚子里,堅持做完試驗。再次回到陸地時,父親已入土為安。 兩年后,同樣的試驗從潛艇搬上飛機,母親臨終前囑咐愛子:“……早點回國,給國家做點事情……” 作為英國劍橋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研發部主任,黃大年帶領一支包括外國院士在內的300人“高配”團隊,實現了在海洋和陸地復雜環境下通過快速移動方式實施對地穿透式精確探測的技術突破。妻子開了兩家診所,女兒在英國上大學。 2008年,中國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沒想到,他用最短時間辭職、賣掉房子和診所、辦好回國手續。 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平說:“是‘千人計劃’成就了他,讓他義無反顧、全身心地實現理想抱負,抒發他的愛國熱情。” 整理黃大年遺物,王郁涵在他臥室床頭柜的三個抽屜里發現了滿滿的治肝病的藥,淚水再次奪眶而出—— 不知有多少個深夜,黃老師靠著這些藥物熬到天明。 |
相關閱讀:
- [ 05-10]承擔文化傳承責任 海歸設計師:造中國人自己的建筑
- [ 05-04]裘援平:海歸創新創業的春天來了
- [ 04-26]冰球賽群毆事件非偶然 體制內隊伍不歡迎“海歸”
- [ 04-21]廈門市11個“海歸”項目獲得400萬元資助
- [ 04-18]知識產權屢遭侵權 海歸創投:“知識資本”亟待激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