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從某公司處購買了25瓶進口的日本清酒后,他發現這些清酒外包裝上沒有張貼中文標識。于是,李先生起訴到法院,要求該公司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款。日前,海淀法院審結了此案。法院一審判處公司支付李先生10倍賠償金。 李先生起訴稱,2016年6月1日,他在被告公司的店面購買了25瓶日本清酒,以作為公司宴請之用,價款一共是6500元。買回酒之后,他發現這些清酒沒有任何中文標識,無法獲取清酒的相關信息。李先生于是將被告公司起訴到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公司退還貨款,并進行10倍賠償。 對此,被告公司辯稱,雖然他們沒有中文標示,但只是違反了規定,并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也不會造成危害,因此不同意李先生的訴訟請求。 海淀法院經審理認為,李先生當庭出示了被告公司出具的收據一份及機打小票一張,被告公司也認可向李先生出售了涉案的清酒,雙方之間成立合法有效的買賣合同關系。根據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沒有中文標簽或者標簽不符合規定的,不得進口。被告公司出售的日本清酒未張貼中文標識,應認定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最終,法院支持了李先生退貨退款、支付10倍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文/本報記者 李鐵柱 法官 消費者應保留好購物小票、發票等 海淀法院法官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中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賠償損失3倍的賠償金。無論進口食品是否有質量問題,只要沒有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在外包裝上添加中文標識,就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就可以請求退款退貨及10倍賠償。 海淀法院法官提醒,消費者在維護自身權利時,也應注意保存證據,不僅要保留好購物小票、收據、發票等購物憑證,還應妥善保管所購食品內容和外包裝的完好,防止毀損滅失。 |
相關閱讀:
- [ 05-12]《歡樂頌2》編劇袁子彈:別急著給人物貼標簽
- [ 05-11]海霸王水餃吃出紙皮?廠家表示為玉米包裝標簽
- [ 04-26]“碎片化”不應是數字閱讀的標簽
- [ 04-18]標簽中的趙文瑄:朗讀者、貓奴、和網癮少年?
- [ 04-18]榕部分金店飾品"身份證"不合格 仍用"千足金"標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