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政府網站暴露問題最多 從全國層面看,基層政府網站暴露的問題尤為明顯。據2016年第二次全國政府網站抽查顯示,抽查的746個政府網站中,發現不合格的112個,77.7%集中在縣級以下,隨后關停的6000多家政府網站中,縣級以下數目超過九成。 具體到政民互動方面,記者梳理發現,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咨詢留言長時間未回應。有的網民反映自己多次來信來件,但并未收到回復,訴求信件石沉大海、效率低下。二是回復內容質量不高。有的回復只是程序性的,表示管理部門已經收到來件正在辦理,有的回復只是表態性的,摘抄一段相關部門工作報告,作為辦理情況反饋,有的回復與所問問題甚至對不上號,存在應付之嫌。三是辦理結果公開不夠。一些政府網站長期不更新政民互動版塊,有的即使更新也只是少數的幾條,有選擇性的公開,與網民來件數量相比,比重非常小。四是辦理機制各成體系。政民互動常見于政府、政府部門以及機構網站,責任單位又相互獨立,不利于統一管理、資源共享以及監督督辦。 安徽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云飛認為,在當今社會,群眾有訴求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反映,政府網站是其中之一。如果政民互動的內容以及群眾訴求的辦理結果在網站公布,對未按規定公開或是未有效辦理的情況進行監督和問責,這種渠道就是有效和暢通的,是為群眾服務的。反之,如果政民互動的內容只是公開不痛不癢內容,又缺乏一個有效的監督,那么這條渠道就只是停留在表面。 “網上訴求辦理工作在現有的體制機制下,不可避免地有些處境尷尬。”王云飛分析,政府公開網民留言和辦復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能是全面的。因為一些網民的投訴或是求助,現階段解決不了的,或是從社會穩定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不宜公開,所以只能選擇性公開。但是選擇性公開的度就不好把握,一些網民如果抱有高期待,就會有失落。 王云飛認為,政府網站中群眾訴求存在答復不及時、答復質量不高等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受理、辦理、監督沒有分離。“如果運營掌握在同一部門的手里,就會存在部門利益的問題,建議將群眾訴求管理分離出來,交由第三方或者政府專門機構運營,還可以上提一級進行管理,將受理、辦理和監督工作進行脫鉤,并建立明確的考核評價制度,這樣才能真實、客觀的反映群眾訴求辦理情況,提升訴求受理工作的公開度和實效性。”王云飛說。 一名在政府部門從事投訴受理工作的負責人還建議,為避免多頭投訴和重復辦理的現象,可以建立無差別訴求渠道,整合各成員單位辦理力量進行辦理。同時,可以將受理業務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外包,這樣一來,群眾可以享受專業的服務,政府部門還降低了行政成本。 該負責人還建議,要建立分級辦理機制,上級部門負責批辦、審核、督查、考核,下級部門負責辦理和答復。建立健全電子監察系統,對信件辦理時限、辦理質量進行全程跟蹤和嚴格監控,設立監察節點超時告警以及異常件自動告警,根據辦理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實時生成并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還要加大網上訴訟受理平臺的宣傳力度。”安徽省級維護職工權益杰出律師李鳳蘭告訴記者,自己的當事人幾乎沒有通過政務網站投訴求助的,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而是因為不知道。所以,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群眾知道這樣一條解決問題的途徑。 |
相關閱讀:
- [ 05-09]政務云——大數據時代政務數據匯聚與開放
- [ 05-09]福建“互聯網+”政務助“營改增”推行
- [ 05-09]以政務公開取信于民是最好的善治
- [ 05-08]廣東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 [ 05-08]福建“互聯網+”政務助“營改增”推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