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關鍵詞解讀十八大以來的這5年
2017-05-03 15:20:00??來源:人民論壇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政治層面: 關鍵詞一:作風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作風建設作為推進黨的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先是出臺八項規定,切實轉變作風。2012年,中央政治局出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沉下身子、走近百姓,“身挨身坐、心貼心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各地也制定相應規章制度,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截至2016年8月底,約14萬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被查處,約18.6萬名干部被處理,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約9.1萬人;僅中央紀委就公開通報曝光了18批次106起典型問題。 繼而扎實開展黨內教育,持續整治作風問題,提出反對“四風”和“三嚴三實”,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推進黨的作風建設,使黨風為之一新,民心為之一振。 關鍵詞二:反腐倡廉“組合拳” 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重拳頻出。 通過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敗體制機制改革、巡視利劍震懾、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等“組合拳”,實現了政治生態的初步重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顯現。 從2013年至2016年9月期間,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01.8萬件,對101萬違紀黨員干部給予了黨紀政紀處分,創下了歷史記錄。不過,他們僅占全體黨員的1.2%,占全國總人口的萬分之七,得罪了這100萬人,卻換來8800多萬黨員黨心、13億多人民民心,這是值得的。截至2016年7月15日,“百名紅通人員”已有三分之一歸案,今年上半年追回外逃人員381人。這對外逃貪官和設想外逃者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 這表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嚴厲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是深得黨心、軍心、民心的,也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有強烈政治意愿和決心全面從嚴治黨,也有能力和辦法“吐故納新”,即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經濟層面: 關鍵詞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但隨著人口紅利衰減、“中等收入陷阱”風險累積、國際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等一系列內因和外因的作用,經濟發展正在進入“新常態”。 從2015年開始,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后,已正式拉開大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二:三大戰略 即“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高度,深刻把握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大勢,以宏闊的全球視野和卓越的戰略遠見,相繼提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這不僅為調速換擋中的中國經濟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澎湃動能,同時也為艱難復蘇中的世界經濟提供了“中國機遇”和“中國方案”,提振了世界信心,彰顯了大國擔當。 “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這一言簡意賅的表述,標志著新時期三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成型,彰顯了我們黨愈加自如的駕馭全局能力和推動發展能力。 關鍵詞三:雄安新區 (俯瞰河北省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淀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規劃范圍涵蓋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等3個小縣及周邊部分區域設立國家級新區,即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設立雄安新區,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社會層面: 關鍵詞一:全面二孩政策 在經歷了迅速從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轉變之后,我國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增長過快,而是人口紅利消失、臨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比失調等問題。 面對諸多問題,我國計劃生育政策進行了相應調整,從2011年11月開始,全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全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直到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月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 對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有學者指出,這將有利于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的壓力、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有利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也有利于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和睦。 關鍵詞二:精準扶貧 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即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 “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習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辦詳細規制了精準扶貧工作模式的頂層設計,推動了“精準扶貧”思想落地。2014年3月,習近平參加兩會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實施精準扶貧,瞄準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施策。進一步闡釋了精準扶貧理念。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新年首個調研地點選擇了云南,總書記強調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5個月后,總書記又來到貴州省,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并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成為各界熱議的關鍵詞。 關鍵詞三: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今年7月31日前,全國所有地市出臺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9月30日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日前發布《關于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對公立醫院醫改設定時間表,通過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手段,進一步強化公立醫院公益性。 在我國,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擔負著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重任,也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但現實中,一些公立醫院大肆逐利,不僅加重了群眾看病負擔,還容易滋生腐敗現象。因此,為改變這種局面,必須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必須堅持和體現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文化層面: 關鍵詞一:文化產業“三結合” (圖片 中國文化報) 文化產業以創新創意為核心,具有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回報高、吸納就業廣、易與新技術對接、易與相關產業融合等特點,因此被稱為朝陽產業。中央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2009年9月,國務院頒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成為國家戰略性產業。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處在快速增長期。下一步,文化產業要重點做好“三個結合”:一是與創新型國家戰略相結合,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解決現在文化產業規模小、水平低、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特別是要打造文化航空母艦企業;二是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相結合,讓文化產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三是與“一帶一路”重大國家戰略相結合,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關鍵詞二:公共文化服務“四大成就” “十二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度重視。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2015年初,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 “十二五”期間,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成就一:形成了“一個目標”“四個堅持”的基本思路。(一個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四個堅持:堅持正確導向、堅持政府主導、堅持社會參與、堅持共建共享)。 成就二:初步建成了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六級包括:國家、省、地市、縣、鄉、村和城市社區)。 成就三:五大工程增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成就四:公共文化服務活力進一步增強,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理事會制度,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 (綜合整理自求是、人民論壇網、新華網、中國政府網、中國網、中國經濟網、光明日報) |
相關閱讀:
- [ 04-18]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 [ 04-12]習近平一月:3月關鍵詞——繡花
- [ 04-08]習近平八大關鍵詞為中芬關系繪藍圖
- [ 03-18]兩會后習近平首場外事活動三大關鍵詞
- [ 03-18]外交習語|兩會后習近平首場外事活動三大關鍵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