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王恩博)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再次點燃中國旅游市場。據旅游機構攜程統計,4月28日至5月2日,中國二、三城市酒店預訂量較一周前暴漲約2至3倍,創近兩年新高。 近年來中國旅游業持續發展,2016年中國旅游總收入達4.6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13.6%,國內旅游人數超過44.4億人次。一度遇到瓶頸的住宿業也因此出現回暖。中國旅游協會報告稱,截至去年底,中國星級飯店存量結束連續三年下降,回升至12608家。 在此背景下,各大國際酒店業巨頭加速布局中國市場。4月底,洲際酒店集團在大中華區的第300家酒店——張家口容辰華邑酒店開門迎客。與此同時,萬豪明確表示將繼續關注中國二、三線乃至四線城市,雅高亦計劃未來兩年內在華再開店20家。 旅游、酒店等行業火爆,得益于消費的強勁增長。今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金準指出,隨著中國消費環境不斷完善,促進消費成為經濟“新常態”下官方政策選擇的重點,旅游業也因此受益。“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文件,這些文件中發展和促進旅游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消費增長對酒店業來說肯定是一個利好。”洲際酒店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蘇榮琛(Richard Solomons)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中國經濟增速世界領先,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中產階級正在崛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酒店等消費行業充分發展的前提。 不過,面對誘人的中國市場,各大國際酒店的挑戰也不小。 目前,中國大部分二三線城市酒店市場呈現供大于求,加之本土酒店品牌后來居上,激烈的市場份額競爭料將進一步加劇供需失衡。更值得注意的是,共享經濟興起改變了行業現狀,越來越多消費者在旅游、出行時選擇民宿等非標準住宿場所,而非傳統酒店。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旅游綠皮書》報告顯示,2016年,以民宿、公寓、客棧等非星級、非經濟型住宿產品服務為主的平臺在中國已經超過20家。伴隨大量資本關注和支持,這些企業不斷重組整合,迅速形成一個令人矚目的細分市場,其出租的客房數甚至遠超許多在飯店業耕耘多年的傳統住宿業企業。 有業內人士指出,逐漸興起的本土酒店品牌更加了解中國消費者,非標準化住宿業則滿足了顧客日漸多元化的需求,二者將對在華國際酒店形成有力沖擊。因此,中國市場已不再是國際酒店業巨頭們的“淘金場”,作為酒店管理者,其需要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在發展上實現提質增效。 盡管困難不少,但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柯明思(Kenneth Macpherson)依然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他向中新社記者透露,目前大量資本仍在源源不斷地進入酒店行業,中國酒店業主亦對于行業投資亦持樂觀態度。“我們相信,長期來看中國酒店業仍將保持良性增長。”(完)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