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成都、長沙、合肥、南昌5城市在校大學生未來可自愿繳存住房公積金,畢業后可提取支付房租,且不影響購房貸款額度—— 大學生可繳公積金,繳還是不繳? 日前,武漢、成都、長沙、合肥、南昌等5省會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武漢召開聯席會,就自由職業者和在校大學生自愿繳存使用公積金等議題達成合作行動計劃。這意味著,未來在校大學生等群體可在這5座城市自愿繳納住房公積金。 近年來,關于買房的焦慮侵襲著社會各個階層,不少大學生“還沒走出校園,就開始為房價感到揪心”。于是,關于大學生可繳納公積金的消息一出就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享受實惠VS變相“啃老” 住房公積金可以為購房者提供資金儲蓄和貸款支持,其貸款利率也低于商業貸款,一直被視為一種“福利”。據媒體報道,2016年北京公積金提取1132億元,其中,購房以及購房還貸提取957億元,占總提取額的85%;2016年北京公積金發放個人貸款1073億元,涉及11.4萬套住房,占北京市住宅成交套數的32%。 支持大學生繳納公積金的觀點認為,上述5個城市的大學生能夠比同齡人早幾年繳納公積金,而公積金貸款額度與賬戶余額、繳存時間密切相關,因此更早繳存意味著在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更具優勢。可以說是提前入場享受政策實惠。 但是,由于大學生并沒有經濟來源,繳納公積金的錢還是要靠家長“掏腰包”。不少質疑的聲音認為,這是在變相“啃老”,還可能造成新的不公平。家庭條件不好的大學生沒有經濟條件繳納公積金,也就無法提前享受政策利好。 繳還是不繳,這是個問題 “以前說出名要趁早,現在是買房也要趁早。”合肥師范學院的大二學生李慧文向記者調侃道。 合肥是2016年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之一。在最新出爐的全國平均工資和房價排行榜中,合肥房價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在第10位,而平均工資卻在倒數第13位。“在合肥買房的壓力可想而知”,經濟學專業的李慧文深感房價焦慮已經傳導到了大學校園。 她告訴記者,一方面,自己是河北張家口人,目前還不確定畢業后是否會留在合肥就業;另一方面,從目前各大城市的地產調控政策看,不少城市都有限購和限貸措施,尤其是對于外地戶籍,父母的考慮是,提前繳納公積金,畢業購房時可能會占得先機。最終李慧文和父母決定,等細則落地后再做打算。 “讓大學生自愿繳存公積金,擴大了公積金的覆蓋范圍和受益群體,是值得肯定的。”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汪利娜解釋說,這項政策的出臺也是出于吸引大學生留在當地就業創業的考慮。 此前,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學畢業生留在武漢就業,自愿繳存的公積金可以接續,繳存金額和時間也可以連續計算,武漢將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讓留漢大學生盡早通過公積金貸款解決基本住房問題。同時,對于新就業暫時無購房能力的大學生,可以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且不會影響后期購房時的貸款額度。 增強政策吸引力是關鍵 在汪利娜看來,政策有好的出發點,但要想真正達到好的效果,關鍵在于如何增加政策的吸引力和做好政策的配套細則。 她解釋說,目前職工的公積金是由個人和單位按照1∶1的比例共同繳存的,但學生并沒有用人單位,全靠父母出資,而且在校期間的公積金主要發揮的是住房儲蓄功能,而公積金的儲蓄利息較低,實際上父母有多種住房儲蓄選擇;此外,如果大學生未來就業不在公積金繳存城市,公積金異地轉接和提取的細則也要完善。 她建議,目前政策上鼓勵“租售并舉”,那么大學生如果提前繳納公積金,是否能在購買保障房或者享受公租房等政策利好時有相應政策傾斜,讓大學生享受到實惠,以增加政策吸引力。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趙秀池認為,住房公積金作為一種互助金融,入場時學生和家長肯定都會算一筆經濟賬。關鍵要依托于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房價走勢,看學生和家長是否有自住需求或投資需求。 “公積金貸款并不能解決首付的問題,年輕人買房最終還是要通過父母的幫助,‘啃老’是無奈也是必然的選擇,所以最根本的還是希望房價能降下來。”李慧文對記者說。 |
相關閱讀:
- [ 04-21]大學生繳公積金是否合理? 承擔不起只能變相啃老
- [ 04-17]讓學生繳公積金無異坑爹
- [ 04-16]騙提公積金的后果你知道嗎?情節嚴重將追究刑責
- [ 04-12]自學公積金政策耐心解答 這位保安變身咨詢專家
- [ 04-12]泉州公積金二套首付上調至四成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