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在“4·23”的世界讀書日當天,商務印書館發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響應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這套教材共10冊,由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近百名專家學者、教研員和一線教師編寫,針對各年級特點,采取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將對傳統文化最初的直觀感受上升為理性思考,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建設的使命感。編者們依據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編寫,試圖開辟建設傳統文化教育課程教材的新路徑: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線,對多種多樣的古今文化形態進行系統合成,組織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文化場景中體驗探究,統整建構,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形成文化認同,進行文化反思。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楊樺表示,當下對中小學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需要采用輕松化的表達,如說神話、講故事,可以采用多種媒介,如情景模擬、三維動畫、二維圖示,目的讓中小學生讀有興趣,熏陶感染,引導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接受和認同,進而將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青少年的自覺的行為。譬如這套教材中,小學一二年級以繪本的形式讓兒童在“我的一天”“我的一年”等行動中接受身邊活著的傳統文化,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 “我記得魯迅先生在《山海經》中回憶到:童年時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繪圖的山海經,《山海經》可能就是我國最早的繪本,也是兒童喜愛樂讀的樣式。”她說。 此外,“中國教育報2016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揭曉儀式”也在現場公布,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顏炳罡等10人榮獲“2016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稱號,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郭學萍等10人榮獲“2016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提名獎。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坦言,舉行推動讀書人物的評選就是希望讓這些先進人物起到星火燎原作用。否則只是個人行為,每年評10個又能有多大用處?“要以我們的行為感染更多人,形成星火燎原之勢,這才是每年頒布十大人物的最根本,讓我們的行動成為全社會的行動,我們的閱讀才能成為全社會的閱讀,最終才能建成書香社會。”(完) |
相關閱讀:
- [ 04-21]“帶父教書”是鮮活的師德教材
- [ 04-18]希特勒《我的奮斗》進日教材 網友:政府在發瘋
- [ 04-14]廈門市教育局正編寫教材 垃圾分類將走進課堂
- [ 04-10]“愛迪生”退出教材是尊重常識
- [ 04-10]安倍為軍國主義背景教材開綠燈 被質疑教育右傾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