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4月20日電(記者 張雪飛)法國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1967年至2016年,因母親在孕期服用丙戊酸類抗癲癇和躁郁癥藥物,法國有數千名新生兒出現先天畸形,再次證明丙戊酸具有較高的致畸性。 丙戊酸類藥物自1967年起投入法國市場,廣泛用于治療成人和兒童癲癇及躁郁癥,代表藥物有“德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等。根據法官方醫療機構提供的母嬰信息數據,2011年至2015年間,在近190萬例妊娠當中,有2323名孕婦服用了丙戊酸類藥物,其中1345人治療癲癇,978人治療躁郁癥。 法國國家藥品與健康產品安全局等機構分析數據后發現,孕婦服用丙戊酸類藥物治療癲癇或躁郁癥,生下嬰兒出現先天畸形的風險分別比正常人高出4倍和2倍。丙戊酸類藥物致畸風險存在差別,主要是因為針對癲癇和躁郁癥的藥量不同。 據研究人員推算,丙戊酸類藥物在法國投入使用的50年間(1967年至2016年),孕婦服用該類藥物共造成2150名到4100名嬰兒存在至少一種先天畸形,包括先天性中樞神經系統畸形、心血管畸形、面部畸形、消化系統畸形等。 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研究發現,母親孕期服用丙戊酸類藥物可能增加后代患有先天畸形的風險。此后又有研究發現,該類藥物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力水平,并可能引發自閉癥。 |
相關閱讀:
- [ 04-10]萬米高空飛機“多”一名乘客:孕婦早產空姐接生
- [ 03-01]美國一20歲孕婦在家遭槍殺 4月大兒子躺在她身旁
- [ 02-28]英照相館模仿孕婦腹部制作模具拍攝嬰兒萌照
- [ 11-21]孕婦遭槍擊身亡 醫生30秒緊急剖腹成功救活嬰兒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