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付敬懿 攝 中新網長沙4月20日電 “家庭教育要走出充當老師‘助教’和孩子‘拐杖’的誤區,回歸家庭建設的本真,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發揮潛移默化的功效,給孩子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力量。”首屆新家庭教育文化節20日在湖南長沙啟幕,國內20余名重量級教育學家針對當下學校教育過度、家庭教育失位的現狀,共同呼吁重視教導孩子如何“成人”家庭教育。 本屆新家庭教育文化節以“科學,讓家庭教育更有魅力”為主題,旨在探索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倡導“以科學的家庭教育代替經驗式的家庭教育”。文化節匯集了中國各地家庭教育研究者與實踐工作者、家庭教育相關單位代表、學校校長、老師等教育工作者,家長、學生等近萬人參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湖南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黃步高在致辭中表示,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既離不開學校的努力,也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校共同培育孩子的新理念和必然途徑。而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具有奠基性作用,更多承擔的是使人“成人”的任務。 “現在很多家長以‘愛’為名唯成績論,被應試教育所捆綁,而沉重的身心壓力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和全面成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表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給予家庭活動與家庭成長而展開自我做主的終身學習及相互影響,所以必須尊重兒童的權利。而兩代人共同成長甚至向孩子學習是新家庭教育的時代特征,穩定和諧的家庭建設是新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介紹新家庭教育 付敬懿 攝 “孩子為什么總喜歡和家長作對?這是家長必須感到欣慰的一點。”孫云曉說,孩子說的越充分,這意味著孩子能很好的表現他自己的觀點,作為家長應該與孩子溫和的交流,共同討論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又是不合理。“叛逆中不僅有煩惱,也有珍貴的品質在成長。”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永新則以《家庭教育的科學化》發表了主旨報告,朱永新倡導要以科學的家庭教育代替并超越以往經驗式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權利,把童年還給孩子。 “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以《嚴重的問題是教育家長》為題發表主旨報告。他指出,家長只是孩子的臨時監護人,不能把其當成自身成功的符號去安排孩子的人生,而是要多花時間教導孩子應對各種外部環境的能力、心態,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命運。 開幕式上,“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家校共育研究中心”授牌儀式舉行。黃步高表示,該研究中心以持續探索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為目的,將通過研究新時代環境下家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培育出更多科學的、富有應用價值的家庭教育理論成果,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指導,并助推中國家庭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 |
相關閱讀:
- [ 04-10]長沙“花甲”老人湖面吊橋秀太極
- [ 03-30]長沙一水泥罐體發生坍塌 目前仍有3人失聯
- [ 03-28]清流縣醫院護士長沙龍 解難題增活力促發展
- [ 03-28]長沙舞者“花海”中跳芭蕾
- [ 03-22]湖南省對臺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