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0日電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今日發布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環保部介紹,第一季度,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依次是: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烏魯木齊、西安、太原、衡水、鄭州和唐山市。 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介紹,3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3.1%,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2%;PM10濃度為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4%。第一季度,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1.0%,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3%;PM10濃度為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 3月,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依次是:沈陽、唐山、鄭州、石家莊、保定、烏魯木齊、邢臺、徐州、濟南、衡水和天津市(后兩名并列)。第一季度,后10位城市依次是: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烏魯木齊、西安、太原、衡水、鄭州和唐山市。 資料圖:3月22日,北京遭遇霧霾天,空氣質量達中度污染。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3月,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前10位(從第1名到第10名)城市依次是:海口、拉薩、舟山、麗水、惠州、深圳、南寧、福州、貴陽和珠海市。第一季度,前10位城市依次是:海口、拉薩、舟山、麗水、深圳、福州、惠州、珠海、臺州和貴陽市。 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6.3%,同比提高14.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0%;PM10濃度為1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2%。第一季度,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2.1%,同比下降7.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9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6.7%;PM10濃度為1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6%。 北京市3月優良天數比例為61.3%,同比提高12.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3%;PM10濃度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9%。第一季度,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7%,同比下降10.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1.7%;PM10濃度為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1%。 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5.9%,同比提高13.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0%;PM10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3%。第一季度,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6.1%,同比提高9.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PM10濃度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 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3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5.0%,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PM10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第一季度,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0.0%,同比下降5.5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5.7%;PM10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9.2%。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介紹說,與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3月全國空氣質量呈明顯改善趨勢,優良天數同比提高11.8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下降17.2%。 專家組介紹,今年一季度空氣質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和城市污染出現了不降反升現象,其主要原因為:一是污染氣象條件總體不利。氣象研究表明,北極海冰的融化及北極濤動異常,改變了中國北方地區的冷空氣活動路徑,減小了冷空氣南下強度,導致空氣流動變緩,區域溫度明顯偏高,易形成大范圍靜穩、高濕及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 二是工業生產和需求回暖。2017年一季度,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別為51.3、51.6和51.8,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并呈持續上升態勢;其中,生產指數分別為53.1、53.7和54.2,位于擴張區間,表明制造業生產增速持續加快。衛星遙感數據也表明,2017年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邊區域NO2柱濃度和2016年同期相比,河北中部和河南北部等地NO2柱濃度有所升高;珠三角區域也有反彈,廣州、佛山地區NO2柱濃度升高明顯。分析結果反映上述地區工業和機動車排放強度居高不下,給空氣質量改善帶來較大壓力。 |
相關閱讀:
- [ 04-05]一季度京津冀及周邊空氣質量最差十城:石家莊墊底
- [ 04-01]3-5日北京或現中度及以上污染 7日空氣質量好轉
- [ 04-01]環保部曝光空氣質量督查亂象 有公司拒絕執法人員檢查
- [ 03-24]2月全省空氣質量排名出爐 南平龍巖莆田位列前三
- [ 03-24]前2月福州空氣質量全國第四 年初以來達標天數100%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