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三合拳第五代傳人徐志明(練功服者)在田埂上指導兒子徐海勝練習大洪拳。 楊濤 攝 客家三合拳第五代傳人徐志明在田埂上指導兒子徐海勝練習大洪拳。 楊濤 攝 客家三合拳第五代傳人徐志明在指導愛好者練習大洪拳。 楊濤 攝 客家三合拳第五代傳人徐志明在展示板凳拳。 楊濤 攝 客家三合拳第五代傳人徐志明在指導兒子徐海勝練習板凳拳。 楊濤 攝 客家三合拳第五代傳人徐志明在指導愛好者練習八方棍。 楊濤 攝 在瀘州納溪區天仙鎮黃家村,客家三合拳第五代傳人徐志明在農閑時會帶著兒子徐海勝練習大洪拳、八方棍及板凳拳。9日,記者獲悉,徐家所習客家三合拳為清道光年間遷徙至納溪,至今200多年,千余弟子遍布川滇黔渝。 據悉,歷史上客家人經過多次遷徙,為保護家族安全,多有練武習拳者。客家三合拳源于清康熙年間“湖廣填四川”的客家移民武師,糅合了山東楊家拳、湖北洪拳、廣東岳家教等武術流派之優點,以擊殺實戰為主,套路簡潔補實,剛猛明快。 |
相關閱讀:
- [ 03-31]上杭縣婦聯舉辦“客家講壇之書香女性課堂”啟動儀式暨“女干部的壓力管理與心理調適”專題講座
- [ 03-27]寧化縣首屆“客家小吃技藝傳承人”評選結果出爐
- [ 03-27]客家古鎮正崛起 總投資32億元
- [ 03-22]中國(龍巖)客家菜烹飪技藝傳承實訓基地預計8月底建成
- [ 03-13]福建連城巡游“客家第一粽” 弘揚傳統祈豐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