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6日電(湯琪) 日前,環保部官網發布消息稱,環保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將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 此次強化督查被稱作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行動。那么,該行動將對哪些問題進行督查?又有哪些任務亟待完成?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督查哪些問題? ——地方政府落實情況、“散亂污”企業取締 2017年2月15日至3月18日,環境保護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6省(市),組成18個督查組,共計260余人,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最終走訪、檢查單位和企業8500余家,發現存在問題的單位企業有3119家。 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注意到,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結束后,環保部派7個機動督查組持續在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邢臺和邯鄲開展專項督查。 日前,為繼續鞏固和擴大戰果,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保部宣布,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將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 環保部官網消息稱,此次行動主要對7個方面進行督查——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企業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等。 中新社記者 張浩 攝 哪些任務亟待完成? ——多措并舉,出臺具體措施時間表 中新網記者發現,在部署此次強化督查工作的時候,環保部要求,通過督查,抓實、抓細、抓好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大氣十條》、《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年)》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 其中,日前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以減少重污染天氣為重點,多措并舉強化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區域污染排放負荷,并提出了多個具體措施的時間表。 例如,方案要求,2017年9月底前,“2+26”城市行政區域內所有鋼鐵、燃煤鍋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大氣污染物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天津、河北及環渤海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鐵路運輸,禁止環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疏港煤炭等。 10月底前,“2+26”城市要完成違法“小散亂污”企業取締工作;完成小燃煤鍋爐“清零”工作;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傳輸通道其他城市,每個城市完成5萬~10萬戶以氣代煤或以電代煤工程等。 12月底前,“2+26”城市均要安裝10臺(套)左右固定垂直式遙感監測設備、兩臺(套)移動式遙感監測設備,覆蓋高排放車輛通行的主要道口,重點篩查柴油貨車和高排放汽油車;加快推進京津冀地區電子標識試點,加快遙感監測設備國家、省、市三級聯網等。 |
相關閱讀:
- [ 04-05]環保部:部分城市基層政府部門不作為 企業弄虛作假
- [ 04-05]環保部門持續3天啟動三級響應 文明祭祀市民增多
- [ 04-05]環保部約談力度升級首次出現縣級城市7地同時被約談
- [ 04-05]14個城市啟動橙色預警 環保部部長帶隊現場督查
- [ 04-05]環保部:一些地方政府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中推諉扯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