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要防范風險 英國年利達律師事務所名譽主席 羅伯特·艾略特 虛擬經濟和實體之間的關系,是客戶關系。如果客戶關系薄弱,金融創新的益處能夠傳導到實體經濟的效益就會非常有限。例如,西方發達國家的銀行對消費者做了很多誤導性的銷售,消費者基于對銀行的信任去買那些理財產品或資產管理產品,發現上當后,就會對銀行的信任度越來越低。銀行體系要重新贏得信任,就要改善客戶關系,提供安全、保密和公平的解決方案,真正滿足儲戶的需求。 人工智能或分布式賬冊這樣的新技術,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也帶來了一些風險。比如分布式賬冊能保證數據的精確度,使我們工作更加公平,但它又可能導致用戶的背景信息向公眾披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可以更好預見消費者的行為模式,為零售帶來巨大商機,但這意味著你能掌握大量的用戶信息,也可以控制這些信息用于其他用途。因此,金融創新必須一開始就做好規劃,防范風險,創新過程中要考慮安全和隱私的問題。 我們要改革現有的銀行體系框架,進一步提升其效能和降低成本。新進入銀行業的企業是依賴創新來保證競爭實力的,他們必須采取足夠措施,來保證客戶的隱私安全。 金融創新勢在必行。如果你不去創新的話,風險可能更大。發達國家的一些銀行因為老舊系統出了問題,導致自動取款機系統連續3周不能使用,最后要去找一位懂老機器、老編程的工程師來解決問題,而這樣的工程師都非常年長,80歲了,這種老舊的技術和系統會對我們的創新產生影響。 世界與中國良性互動 哈佛大學前校長 勞倫斯·薩默斯 我第一次到中國是38年前,當時剛剛大學畢業就來到了上海。我和同學在上海鬧市區的馬路中間散步,因為路上沒有汽車,空蕩蕩的。我是波士頓紅襪隊的球迷,而當時在中國,根本沒有人能和我聊聊這支球隊,因為那時沒有國際長途,沒有衛星電視信號,也沒有外國報紙和雜志。38年匆匆而過,我們看到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上海,其發達和繁華程度早已位居世界前列。 世界也是如此,在過去40年間,全世界的人均壽命不斷增長,在人類歷史上人們的健康第一次受到營養過剩的威脅。中國與世界的發展是一種良性互動,全球經濟的穩定運行使中國受益良多,同時中國也為世界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全球經濟發展增加的總量里,中國占到1/3,我們都期望這樣的趨勢能夠保持下去。 我們正處于歷史的重要時刻。我是一個審慎的樂觀主義者,樂觀是因為我看到一些長期趨勢,還會繼續發展下去。我審慎甚至感到擔憂,是因為政治和經濟的一些發展讓我感到憂慮,尤其是一些西方國家出現了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跡象。為此,我們一定要充分強調彼此共識和長期愿景,避免重返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泥沼,繼續推動全球化的進展,共同應對各類挑戰。 |
相關閱讀:
- [ 03-13]中國經濟全球影響力更強了
- [ 03-04]外媒、專家看兩會:稱贊中國經濟強勁勢頭
- [ 02-13]國際機構轉向看好中國經濟
- [ 01-25]美媒:中國經濟快速增長 助推國人紛紛出國過大年
- [ 03-03]美媒:更多留學生選擇回國 分析稱被中國經濟所吸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