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環保部:通報一季度空氣質量督查情況??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湯琪) 近日,環保部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的結果。部長巡查、走訪問詢、現場抽查、夜查暗查……一系列“鐵腕”行動下,環保部列出了哪些問題清單?數據造假、地方政府不作為等亂象應如何杜絕?下階段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又有哪些方案和時間表?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多少單位和企業被查? ——問題單位企業3119家 河南安陽被點名 2017年2月15日至3月18日,環境保護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6省(市),組成18個督查組,共計260余人,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 此番接受專項督查的具體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廊坊、保定、唐山、邯鄲、邢臺、滄州、衡水市,山西省太原、臨汾市,山東省濟南、德州市,河南省鄭州、鶴壁、焦作、安陽市等18個重點城市。 日前,環保部官網發布了最終的督查情況。通報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采取部長巡查、走訪問詢、現場抽查、夜查暗查等方式,走訪、檢查單位和企業8500余家,發現存在問題的單位企業有3119家。 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環保部在其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上對此番督查進行了多次通報,3月22日,環保部還單獨“點名”河南安陽大氣污染問題突出,存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不到位、企業在線監控數據造假問題、政府環保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 中新社記者 張浩 攝 這些問題被環保部通報! ——“僵尸企業”充數、監測數據造假 事實上,安陽存在的問題并非個例,據環保部的通報顯示,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實、不嚴、不落地的問題在多個地方都存在。 例如,天津應急預案對66家重點供暖單位提出應急減排要求,但實際難以落實;一些地方將“僵尸企業”或停產狀態企業納入應急停限產名單;衡水、太原古交等地沿用過去的應急預案等。 督查還發現,企業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突出——北京近郊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遠郊村“散亂污”企業環境違法問題突出;保定有20個縣(市、區)尚未完成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清零任務;石家莊存在大量小型制造企業,基本無治理設施,冒黑煙、無組織排放比較嚴重等。 數據不真實甚至造假、地方政府不作為或亂作為,仍是督查重點。通報顯示,石家莊多家企業存在在線監測數據不真實甚至故意造假等問題,保定、臨汾等地的部分企業存在監測數據失真問題。 政府履職方面,石家莊未對市直部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年度考核,一些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部署、不落實;邢臺部分區縣黨委政府僅以完成上級布置的工作任務為目標,導致一些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臨汾市經信委、住建局、商務局、質監局、市煤炭工業局等多個部門沒有落實環保責任等。 對于上述突出問題,環保部表示,下一步將緊盯問題不放,督促地方抓好整改落實,并計劃從4月開始,組織機動性督查隊伍,繼續加強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情況的監督檢查。 下階段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如何部署? ——規劃冬季清潔取暖 對公路運輸煤炭“關門” 2013年,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條措施,如今已步入收官之年。 日前,環保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六省份也正是環保部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所涉及的地區。 方案明確以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以減少重污染天氣為重點,多措并舉強化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區域污染排放負荷,并提出了多個具體措施的時間表。 例如,方案要求,北方地區將規劃冬季清潔取暖——10月底前,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北京、天津、石家莊、廊坊、保定、濟南、鄭州行政區域內基本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以及茶爐大灶、經營性小煤爐。 方案還要求,環渤海集疏港將對公路運輸煤炭“關門”——7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港煤炭;9月底前,天津、河北及環渤海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鐵路運輸,禁止環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疏港煤炭。 |
相關閱讀:
- [ 03-31]攤販占路行人被擠到機動車道 廈門城管表示將加強巡查
- [ 03-28]督查與巡查并進 共創安全醫療環境
- [ 03-28]占道經營成堵點臺江集中清障 將加強巡查防回潮
- [ 03-27]廈門市紀委將開展第三輪巡查 三類問題重點整治
- [ 03-27]詔安加強巡查亞湖水庫 實時監測保水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