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綜述:歷經風雨60年 歐洲一體化面臨艱難抉擇 新華社布魯塞爾3月25日電 綜述:歷經風雨60年 歐洲一體化面臨艱難抉擇 3月25日,是為今日歐盟奠基的《羅馬條約》簽訂6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歐盟27國領導人聚首羅馬,為歐盟點亮生日蠟燭。 在“同一個聲音”的筑夢路上,歐洲既有高歌猛進的光榮與夢想,也承受著政經、難民和恐襲問題的沖擊。如今,歷經60年風雨,歐洲再次面對何去何從的艱難抉擇。 “抱團取暖”:振興歐洲的重要一招 寓意“團結和新生”的歐盟總部新會址啟用不久,歐盟就目睹了英國“脫歐”的“分手大戲”,令一直堅信“抱團取暖”的歐洲政治家震驚不已。 歐洲向何處去?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廢墟,歐洲決心走一體化道路。1951年,法國等西歐6國簽訂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開啟歐洲一體化進程;1957年,6國又簽署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成為歐洲一體化進程標志性事件。 從《羅馬條約》到直接推動歐盟誕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再到規劃歐洲政治聯盟的《里斯本條約》,歐洲一體化進程循序漸進。歐盟各成員國“抱團取暖”,強化了彼此之間的經濟關系,成功維護了歐元區和申根區的完整,增強了歐盟對外競爭力,提高了“一個聲音說話”的分量,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 歐洲用60年亮眼的“成績單”證明,面對疊加的危機,沒有哪個歐洲國家有足夠規模、實力和權威可以獨自面對挑戰。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對歐盟的未來充滿信心:“歐洲的故事尚未結束,歐盟影片仍將繼續。” 化危為機:走向成熟的關鍵一步 3月22日,布魯塞爾恐襲事件一周年,恐怖分子又將矛頭指向英國,在位于倫敦市中心的議會大廈附近制造了4人死亡的恐襲事件。 令歐洲險象環生的不僅是恐怖主義,債務危機、難民危機、分裂危機等讓歐洲進入“多事之秋”。 經濟上,歐盟仍在為2009年債務危機“埋單”,財政“緊縮”與促進“增長”的模式之爭更加尖銳;難民危機讓歐盟權威受到挑戰,不僅難民配額方案成為空談,不少成員國籬墻高筑,動搖歐盟往來自由的申根政策;英國“脫歐”引發歐盟分裂的嚴重疑慮。與此同時,原本處于邊緣地位的歐洲右翼勢力甚囂塵上,加劇社會撕裂。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驚呼,歐盟正在遭遇“生存危機”。 如何化解危機?歐盟正竭力為迷失的歐洲尋找出路。 容克近日在關于歐盟未來的白皮書中提出了建設“多速歐洲”的設想,即“愿者多做”,允許那些有意愿的成員國在一些特定領域深化一體化,如國防、內部安全、稅收等。盡管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核心國家”對此表示支持,但也有國家擔心,“多速歐洲”的設想有可能加劇西歐和中東歐的裂痕,造成歐盟的分裂。 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的研究報告顯示,相比歐洲一體化概念,各成員國更愿談及合作與政策靈活性。 盡管歐盟各成員國對一體化的熱情漸弱,但考慮到“單打獨斗”的風險,以及歐盟強大的政治影響力和廣闊的市場等因素,各成員國仍傾向于“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合作共贏:打造多極世界的重要一極 25日的羅馬峰會將是思考歐洲未來的一次契機。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保護主義抬頭的關鍵時期,專家呼吁,歐盟要實現突圍,應展現“同舟共濟”的伙伴精神。 布魯塞爾智庫布呂格爾研究所所長伍爾夫認為,政治新生態與世界新格局決定了歐盟的戰略選擇需要有全局眼光和通盤合作考慮。 伍爾夫認為,今天的歐盟應重新思索自身定位。在美國保護主義思潮高漲的當下,歐盟需加強與世界各國合作,尤其是與中國的聯系,為走出危機、鞏固一體化進程夯實基礎。 一個團結、繁榮、穩定的歐盟,可以成為多極化世界的重要一極,有利于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發展,也有利于促進歐盟各成員國與中國的關系。歐盟智庫歐洲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雅克指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歐盟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集合體,歐中可進一步考慮建立自貿區的可能性,對抗貿易保護主義。 面對新挑戰,深化雙邊政治經濟合作,及時排除障礙,對中歐雙方共同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攜手應對風險挑戰都具有重要意義。 風雨過后是彩虹。在前行路上,一個個挑戰恰恰可能是歐盟走向成熟的機遇。如何建設一個更為團結、穩定、繁榮的歐盟,將持續考驗政治家的智慧和眼界。 |
相關閱讀:
- [ 03-25]恐襲讓倫敦“心臟”流血 歐洲在威脅陰影下生存
- [ 03-24]歐洲歌唱大賽將允俄歌手通過衛星參賽 系創辦首例
- [ 03-24]倫敦遭恐襲3人遇難 歐洲的“安全感”何時歸來?
- [ 03-23]恐怖主義陰影仍籠罩歐洲
- [ 03-23]歐洲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近一年主要恐襲事件一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