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3月23日電(記者 欒海)在治療癌癥時,如何使化療藥物在人為控制下發揮療效,抵達病灶的同時而不傷及健康細胞?為解決這一問題,俄羅斯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可遙控投藥的“蜂窩彈”。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物理系研究人員塔馬羅夫和同事在美國《控制釋放雜志》上報告說,他們以硅為材料制作出一種具有蜂窩般孔隙結構、尺寸達到納米級的顆粒,然后將抗癌藥物阿霉素填入硅納米顆粒的所有孔隙,再用特制的聚合物包覆層將硅納米顆粒包裹起來。 據塔馬羅夫介紹,如此批量制成的“蜂窩彈”在抵達癌癥病灶之前,被上述聚合物包覆層“封存”在硅納米顆粒孔隙內的阿霉素不會泄漏出來。在遇到特定的癌細胞后,這種包覆層的材料能與癌細胞相互融合,進而潛入癌細胞內部。 研究人員說,當“蜂窩彈”潛入癌細胞后,用射頻電磁輻射或脈沖式紅外線設備從外部“照射”生物體。由于“蜂窩彈”的包覆層具有熱敏性,當加熱到45攝氏度時,包覆層能夠徹底破裂萎縮,硅納米顆粒孔隙內的阿霉素可以完全釋放出來,在癌細胞內發揮作用。 動物實驗顯示,患肺癌小鼠一次性服用“蜂窩彈”,小鼠腫瘤生長受到了顯著遏制,壽命比接受常規化療的肺癌小鼠更長,且硅納米顆粒可被機體分解,不會產生危害。 塔馬羅夫介紹說,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調整優化這種硅納米顆粒的尺寸和包覆層材料的密度,以便提高這種療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今后開展人體臨床試驗做準備。 |
相關閱讀:
- [ 03-23]俄外交部:莫斯科向倫敦恐怖襲擊受害者親屬表示哀悼
- [ 03-19]莫斯科民眾慶祝克里米亞“脫烏入俄”三周年
- [ 03-18]全俄機器人大賽在莫斯科舉行
- [ 03-17]莫斯科開設美人魚培訓學校 水中展示曼妙身姿
- [ 02-10]俄外長:莫斯科協助敘政府與庫爾德人建立對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